中國正在加緊完成首家具有碳捕獲和封存(CCS)技術的商業化發電廠,不過若要大范圍推廣這種技術,該國必須進行更多研究以解決二氧化碳的封存的方式和場所問題。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中國本身也擔心全球氣溫升高對其氣候和糧食產出的影響.
不過煤炭是中國儲量最豐富的能源資源,而政府期待再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快速發展能夠帶動數以百萬計的國民脫離貧困.
這意味著捕捉并封存二氧化碳于地下蓄水層可能是限制排放的關鍵之舉.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被認為導致全球變暖.
但官方擔心費用以及處理過程中的環境影響問題.
中國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司長馬燕合稱,"這項技術仍存在大量的相關未決問題.除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它對于可持續發展沒有非常大的貢獻."
"這項技術本身也很耗能,大量的能源消耗很令人憂慮.最後,對于該技術的長期環境影響也沒有可靠的評估手段."
科學家面臨種種障礙,其中一個就是如何能夠最穩妥地存儲二氧化碳.
一旦出現存儲問題且大量氣體瞬時釋放,比如遇上地震,那就會致命.而氣體泄漏會導致對抗氣候變暖的努力功虧一簣.
CCS發電廠第一期工程的相關工作已經展開.該廠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最終能夠在氣化煤燃燒之前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不過該廠在頭幾年將作為更清潔發電廠運行.
"我們計劃在2014年開始建廠,在2016年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國華能集團綠色煤電公司總經理蘇文斌在近期的CCS會議上稱.
中國的選擇
若中國決定推動封存成為其減少排放的主要努力措施,那麼存儲需求將非常龐大.
據中英煤炭利用近零排放項目(NZEC)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40年使用期限的100萬千瓦電廠將可產生約2億噸二氧化碳.
中國的發電裝機容量在2008年已為7.93億千瓦,并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16億千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