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經過6個月的運行實測,湖北省黃梅縣城區700盞LED路燈示范工程項目通過國網電科院測評驗收,這標志著湖北省電力公司實施的首個“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節能服務示范項目取得成功。
湖北省電力公司開展節能服務的實施主體——湖北常青源電力節能服務公司總經理夏洪濤分析認為,湖北省內道路照明大部分采用傳統高壓鈉燈照明,而LED路燈節電率達到60%以上,這使得湖北省在綠色照明改造方面的潛力非常大。目前該公司已與荊門、鄂州、荊州、宜昌、黃石等地初步達成合作意向,改造約10000盞路燈,預計改造后每年將產生500萬千瓦時的節電量。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
與常規的節能改造不同的是,常青源公司在黃梅城區路燈改造項目中采取的節能機制是市場化運作的“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由常青源公司為路燈升級改造買單,用節約的電費支付投資,雙方還可享受節約電費的分成。
黃梅供電公司總經理汪寶劍說,這種合作模式,既可實現黃梅城區路燈的升級換代,又可節約大量電能,還能享受到節約下來的電費分成,是一種多方共贏的好事。
所謂“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合同能源管理),就是由節能服務公司向用戶提供能源效率審計、節能項目設計、原材料和設備采購、施工、運行管理等一條龍服務,并與用戶分享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效益的一種運營模式。
構建“立體節能體系”
作為湖北省電力節能服務領域的重點企業,湖北常青源電力節能服務公司的服務內容包括無功補償與諧波濾波技術應用、配電系統節能改造、綠色照明示范改造等。據悉,一家年用電量約3000萬千瓦時的企業,通過節能服務公司對其進行節能改造后,年節電量可達500萬千瓦時,節約電費300萬多元,且主送變壓器負擔減輕,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改造效果十分明顯。
常青源公司從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以“綠色城市照明”為突破口,打造“城市綠色照明”、電容補償、辦公樓宇綜合節能改造和工礦企業變頻節能改造等四大支柱產業的發展戰略。
據了解,常青源公司目前在風機智能節電系統、路燈節能改造、零過渡過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等多個領域,與一批鋼鐵、水泥、水廠等用能大戶進行了接洽,并與商業場所、機關大樓、地鐵等用能單位就照明、供冷供熱系統初步達成了一些合作意向,為實施節能改造儲備了一批下游用戶。據測算,目前接洽的節能改造計劃節能量達到4億千瓦時。
湖北省電力公司營銷部副主任宋全清說,電網企業進行節能示范只是第一步,有了眾多社會節能公司和大量用能企業的參與,節能效益會非常可觀。
湖北省電力公司目前已建成14個由地市供電公司和用電大戶組成的能效服務活動小組,通過多次開展活動,各企業節能意識逐步提高,節能意愿逐步增強,達成合作意向的包括14個余熱綜合利用、1255個無功補償改造、2個高壓電動機變頻改造和8個LED路燈改造等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經過一年多共同努力,目前,湖北省電力公司節能服務體系已具雛形,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下一步,湖北省電力公司還將盡快采取建立內部合作機制,開辟能效服務活動成本渠道,建立能效管理和服務專家庫,建成能效測評中心和能效管理數據平臺等一系列深化措施,使得節能服務這一朝陽產業在電力領域大有作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