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敗如山倒
繼美國對中國光伏行業的雙反調查方興未艾之際,歐盟的大棒也揮了下來記者從中國機電商會了解到,歐盟已準備近期對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一位江蘇大型光伏企業高管亦向記者表示,歐盟委員會已在內部開始對此事進行通氣會,當地一些律師也已經獲知,“歐盟的雙反調查預計會在7月底宣布?!?/p>
與美國作為非主流市場不同的是,歐盟市場培育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崛起與輝煌,至今歐盟仍占據中國光伏企業50%以上的出口。業界普遍預測,若失去歐盟市場,國內至少有六七成企業倒閉,其中不乏大企業。與歐盟已是背水一戰,絕大多數企業已被逼上守無可守、退無可退的絕境。
生死之戰
歐盟對華光伏雙反的態度曾幾經變化。
今年2月底,SolarWorld公司在美國成功提起調查之后,又在總部德國提起雙反,建議歐盟對中國的光伏產品進行懲罰性的制裁。而據一位德國光伏電站安裝商告訴記者,最初這個提議只得到了德國環境部的支持,而在歐盟內部卻引發了多番爭議。
“如果把中國的產品拒之門外,實際上增加了至少20%的安裝成本,這嚴重影響了安裝商的利益。”上述人士表示,與前兩年光伏行業的高利潤相比,2011年至今,利潤已經一再縮水,而當地政府的財政補貼也已經下調到了極限,若此時全部使用高價的本地產品,對安裝商而言基本無錢可賺,這將影響整個歐盟的光伏發電普及計劃。
在爭議聲中,歐盟本土的光伏組件商在行業低谷中,經營慘淡。其中德國第一大廠Q-Cells公司在4月申請破產倒閉,而更多的中小企業也出現了倒閉潮,歐盟開始逐漸重視這些破產的企業,而當地的企業也開始把責任歸結為中國廉價商品的沖擊所致。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本О奶柲芤晃蝗耸空f,他認為,SolarWorld等幾家公司忽略了本身的設備落后、勞動力高昂、售后服務差等多種原因,只歸結為中國企業領著政府的高額補貼傾銷所致,而實際上,中國出口海外的光伏產品從未領過一分錢的政府補貼。
上述人士認為,美國在雙反調查的初裁中對中國企業成功征收31%~250%的高稅更是刺激了歐盟,且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除了組織律師團應對之外,并無任何反制措施?!斑@也讓歐盟認為,中國光伏行業是個軟柿子,毫無還手之力。”
以上種種讓歐盟整個態度在6月份大變,開始著手準備對華光伏雙反。一位蘇州光伏組件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鑒于中國企業應對美國雙反的經歷,對付歐盟,亦有可能重蹈覆轍。
中國光伏行業的混亂、不團結也讓該負責人憂心忡忡,他表示,5月23日就在美國作出反傾銷初裁之后,在6月份,組件價格不升反降,組件價格從初裁的每瓦0.9美元,已跌至每瓦0.75美元了,其中電池片和晶圓片的價格還在持續下跌,中國光伏企業一方面是繼續競相殺價,另一方面則是繼續大面積的虧損,“這也給美國人留下了更多的低價傾銷證據,為他們最后加重裁決作準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