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太陽能產業在發達國家受經濟疲軟拖累,而在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印度卻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一些地方政府通過與企業合作,解決資金和場地問題,打造太陽能發電規模化之路。
起步迅速
在炎熱的印度,太陽能資源豐富。為解決國內嚴重缺電的問題,印度政府于2010年啟動“全國太陽能計劃”,目標是到2022年使其太陽能并網發電能力(總裝機容量)達到2萬兆瓦,不接入電網并自行使用的太陽能發電能力達2000兆瓦。這個計劃吸引了不少國內外企業進入這一新興產業。
據報道,在該計劃第一階段,已有超過500家公司競爭63個項目,太陽能投資在2011年已達25億美元。截至2011年底,激烈的競爭已使太陽能發電價格下降到每千瓦時0.15美元,接近以石化燃料發電的價格。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印度太陽能發電能力已從2010年的18兆瓦,增至今年5月的979兆瓦。
融資和場地瓶頸
然而,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太陽能產業在初期強勁發展后,其進一步規模化面臨諸多困難,核心就是融資和場地等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氣候變化項目主任托馬斯·克爾2011年曾撰文說,印度要想實現雄心勃勃的全國太陽能計劃,需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必須吸引更多國內外私人投資,因為印度政府支付新能源補貼的能力有限。
要實現2022年的目標,印度大概需要投資200億到300億美元。考慮到印度項目融資歷史有限及太陽能作為新興產業的一些不確定性,銀行往往不愿冒此風險,投資者積極性不高。因此政府必須通過政策調整,吸引更多私人投資。
此外,印度還缺乏專門用于太陽能發電的場地,以及太陽能發電并入電網的保證,相關信息的公開透明度也不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