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通過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繼今年3月《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出臺后,短短一個月內再度發布的有關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政策。
節能是前提新能源是方向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商用車未在《規劃》中被重點提出,但不可否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推廣的這些年,絕大多數示范城市都是由公共用車開始,如公交車、環衛車等。”
“商用車的第一步工作應該是節能,畢竟,短時間內電池瓶頸這一全球問題難以攻克。在客貨運方面,還是先解決好節能問題最為現實。”王秉剛解釋說:“接下來才是推廣新能源技術。當前,在城市短途物流車和公交車上,新能源技術也在積極推廣,積累經驗。”
《規劃》中明確指出,未來中國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為純電動,行業當前需要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推廣和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以提升國內汽車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對此,王秉剛認為:“鼓勵多種技術發展非常理性。如果對某項技術有所偏好,或具體傾向于某一技術路線,反而限制發展。‘推廣和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內燃機汽車’對商用車更為切實。”
江蘇大學汽車學院動力機械工程系主任王忠與王秉剛所持觀點幾乎一致:“作為柴油大戶的商用車,功率大,排量也大,節能減排首當其沖?!兑巹潯烦雠_有助于使節能成為常態,這對商用車行業乃至全社會都有益。將來國家肯定也會對商用車整車油耗提出要求和標準。”
客車跑在最前面
《規劃》中沒有明確資金投入額度,但2010年底相關政府部門稱,未來10年將投入1000億元資金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有專家分析認為,國家以后會集中資源向重點領域傾斜,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和核心技術突破,自主品牌車企獲得的支持力度將加大。而后續政策中關于具體資金的投入規劃引起各方期待。
在中長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是爭取到201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市場產銷量達到50萬輛,到2020年超過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新能源車推廣還處于起步階段,廠商普遍感覺難度很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