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場陷于“寒冬”已久,業者從開始的觀望到對各個地區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的期待,一路走來諸多不如人意,光伏產品價格至今未能止跌,據權威研究機構測算,2011年光伏組件的價格大跌50%,而低價也無法換來曾經蓬勃的買方需求,同時應用端對于產品的品質要求也開始越來越高,技術和品牌日漸被強調,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任何產業在低成本和高利潤率面前最終會放棄之前的使用習慣和品牌信任,況光伏行業還是新興產業,技術不斷更新,品牌塑造和發展仍未深入用戶的使用習慣,所以任何一項新技術的產生都有可能讓這個產業重新排序。
近期行業內被奉為“光伏企業核心問題解決之道”的“高速氫離子”切割工藝,稱可幫助光伏產品成本下降50%,擁有這項技術的美國雙溪技術公司(TwinCreeksTechnologies)只是在位于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塞納陶比亞(Senatobia)的一家太陽能電池工廠做了技術展示,目前并沒有投入到產線。
光伏市場在遭遇了一段時間的需求萎縮后,關于光伏產品成本控制的問題日漸成為生產商和終端市場關注的焦點,因此任何可能幫助產品降低成本的技術在這個階段推出,都將會受到業界重視,雙溪技術公司(TwinCreeksTechnologies)選擇在這期間高調進行技術展示,應該也不乏這方面的考慮。
據筆者了解,在2011年2月,雙溪技術公司(TwinCreeksTechnologies)曾與中國某大型光伏原材料生產商洽談過技術合作,其洽談的主要技術正是近期對外發布的“高速氫離子”,也稱“離子炮”,后因設備太過高昂(兩千萬/臺)等原因,合作擱淺。國內的這家企業并非前段時間媒體信息中提到的尚德和晶澳。
雙溪技術公司(TwinCreeksTechnologies)公司首席執行官SivaSivaram也稱,他們的這項技術要經過市場一到兩年的檢驗,但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他的另一句話“現在光伏企業還沒有爭相嘗試這項技術”。眾所周知,如果選擇這一技術,企業不但要為昂貴的設備買單,還要淘汰此前采購的并不廉價的設備,這對于處在市場需求乏力,利潤空間被一再壓縮的光伏企業而言,似乎并非易事。
然而若之前媒體報道屬實,雙溪技術公司(TwinCreeksTechnologies)已得到數額可觀的融資,那么這一技術應用于產線也將在短時間內實現,晶硅電池成本50%,這對于當前的產業沖擊是可以預見的,曾經的產業大鱷浮華散去,整個行業或因為這樣的新晉力量而重新整合。重點是,當技術發展能夠將光伏應用產品的成本,降到可以與傳統能源應用成本相抗衡的時候,光伏必將迎來新一輪的迅猛增長,也必將創造新的產業神話。
關鍵在于,光伏產業的科研力量和水平是否能夠幫助應用產品降低成本,何時才能比傳統能源應用成本相同或者更低?如果這些在并不遙遠的將來實現,那么中國政策的“扶優扶強”該如何抉擇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