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十年,是世界光伏快速成長的十年。世紀之初,面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惡化,歐美日等率先出臺了光伏應用補貼政策來應對本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隨后其他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也紛紛效仿跟進,因此世界光伏市場獲得了高速的增長。
中國光伏產業快速崛起,通過規模、技術和產業鏈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光伏能源成本下降,為全球光伏應用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光伏產業在2001年以前幾乎是一片空白。從2004年開始,中國光伏產業的年增長率連續5年超過100%,從2007年開始,我國光伏電池產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去年,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的產量已經超過全球總產量的50%。有數十家光伏企業在海外上市,行業年產值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目前,全國有500多家光伏企業,直接從業人數超過30萬人。
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就在國際上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光伏產業是我國唯一一個憑借自身發展優勢,在極短的時間內,趕超并引領世界同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綠色能源產業,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一個行業,呈現出“知名品牌綻放、主產業鏈完整、配套產業齊全、綜合技術水平世界領先”的特點。
由于中國光伏產業的崛起,全球光伏產品成本在十年里獲得了快速的下降,從原先的每瓦6美元,下降到現在每瓦1美元,光伏的平準化能源成本(LCOE)已經與天然氣持平,平價上網的愿景正在世界各地逐步實現。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光伏產業也面臨巨大的挑戰:主要是由于產能擴張的速度遠超于市場發展的速度。2010年,世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保持高速增長勢頭,當年新增裝機達到18GW,較上年增長153%。去年,世界光伏市場需求增幅下降,據權威機構預測,2011年全年安裝量24GW左右,僅較上年增長33%左右。
與此同時,近年來,各地光伏產業發展風起云涌,產能急劇擴張。目前,我國光伏組件的產能已達到了30GW(估計全球40GW左右),以去年全球安裝量24GW計算,大約有近20GW組件無法消化。
由于這種產能與市場需求的不匹配,加上產業嚴重依賴歐美市場的特點,一旦遇到宏觀負面經濟因素如歐債危機的影響,就直接導致國內低端光伏產品積壓,引發價格下跌,擠壓中國產業的利潤率。在這種背景下,從上游晶硅材料到中游組件的價格都大幅度跳水。權威機構數據顯示,2011年組件價格下跌了40%以上。
目前,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德、意等光伏大國削減補貼,受其影響,2012年世界光伏市場不確定性增大,對以出口歐洲為主的我國光伏產業影響巨大。因此,中國光伏產業不得不進行調整,必須進行轉型、升級和整合。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