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LED照明市場迎來黃金發展期”。廣東半導體照明工程水利部產學研聯盟秘書長夏雪松對筆者說道。眾人目光聚焦的LED產業市場如何?還存在哪些技術的難點?其發展結果會是怎么樣?帶著諸多疑問,筆者帶來夏秘書長的分析。
LED照明技術有待突破
“LED行業的前途一片光明,但目前在應用上仍然需要克服不少問題。”廣東半導體照明工程水利部產學研聯盟秘書長夏雪松這樣評價LED(發光二極管)照明的市場前景。
一、成本壓力大普及還需時間
由于我國LED產業起步較晚,市場規模小,在LED外延片、芯片生產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國產芯片一般的亮度、發光效率、抗靜電能力、抗漏電能力以及品質控制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國目前核心芯片特別是大功率LED芯片主要依賴于從美國進口,價格居高不下,單個中小廠商分別采購,討價還價的能力很小,成本壓力很大。
與幾元、十幾元一個的普通燈泡相比,動輒上百元的LED燈要昂貴得多,這使得普通家庭及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難以接受,只有少數大型企業和政府機關會對其青睞。為什么LED照明燈泡如此昂貴?
1、大功率led燈泡成本高,雖然一個0.05W的LED光源成本只要幾角錢,但一個10W的LED光源的成本則要近百元,有些廠家為了節約成本會把多個小功率LED燈泡封裝到一個LED燈泡中,但這樣一來則會影響燈泡的穩定性及光的方向性。
2、LED的控制芯片,目前一般解決方案需要三個控制芯片控制一個LED光源。
3、為了使LED燈泡有良好的散熱效果,燈泡外殼需要用鋁合金等成本較高的材料制造。
盡管近年來LED燈泡價格不斷下降,以1WLED光源為例,2008年春的價格是2006年春的價格三分之一,2009年春已下降至2006年的四分之一,但就目前的價格而言,還是難以為大眾所接受。
二、LED照明產業標準不明確
LED照明產業發展至今,無論是國內國外,對其質量認證都沒有一個嚴格的標準,LED照明產業作為一個新生兒始終無法登堂入室。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又缺乏權威的認證和衡量標準,令許多廠家和采購商對其望而卻步。
為了解決LED照明業發展的窘態,國內部分省市和地區已經或正在策劃出臺相應的草案,暫代行業規范,但對于地區之間,國際之間的交流,如此規范顯然無法得到廣泛的認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