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1日起,《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施。為了提高火電企業脫硝的積極性,國家發展改革委相繼出臺了火電脫硝電價補貼政策,對安裝并正常運行脫硝裝置的燃煤電廠,每千瓦時加價0.008元。隨著一季度的過去,各地火電企業的脫硝工作已經開啟大幕。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表示,火電脫硝工作將會進一步增加火電企業的成本壓力。目前國內火電裝機容量約在7億千瓦左右,其中脫硝機組僅有1億千瓦。同時發改委提出的補貼標準僅為0.8分/千瓦時,而同步建設脫硝設施的單位總成本約在1.13分/千瓦時左右,技術加裝脫硝設施的單位總成本約在1.33分/千瓦時左右。顯然,發改委的補貼標準對于火電企業來說并不具有吸引力。
從目前火電脫硝工作的實際進展來看,火電企業的積極性并不大。積極性不高的原因顯而易見,這進一步增加了火電企業的發電成本,導致火電企業虧損額進一步增加。實際上,受煤炭價格高企等因素的影響,目前火電企業普遍虧損嚴重,生產經營壓力很大。此時推行火電脫硝對于火電企業來說壓力很大。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表示,在電力定價機制不夠完善,煤電聯動尚未實施的情況下火電企業承受了較大的成本壓力。對于火電企業而言,火電脫硝并不僅僅是環境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問題。火電脫硝帶來的成本上升應該由誰承擔,承擔多少才是推進脫硝工作的關鍵。
環保部在發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要求,到2015年國內已運行和新建火電機組要全部安裝煙氣脫硝設施,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中要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必須分別減排8%和10%的總體目標。而根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火電設備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到“十二五”末,全國火電裝機總量將達10億千瓦。因此我國火電企業的脫硝工作將會相當艱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