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局2月份群訪透露東莞暫且擱置一個電動汽車整車項目,由此引發電動汽車產業何去何從的議論。昨日,東莞市電動汽車研發制造與示范運行合作備忘錄簽署,東莞作為廣東省首批六個電動汽車示范應用城市之一,出資4000萬元支持電動汽車產業,先推320輛新能源汽車上路,其中有120輛是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部分中巴今年底就在要松山湖投入使用。官方也首次提出“不以整車為唯一途徑”的電動汽車產業路線。
純電動中巴年底松山湖投入運行
昨天上午,東莞市政府黨組成員冷曉明率領松山湖、發改局、科技局、財政局、道路交通管理局等局辦的主要負責人,先與來自美國的E D I公司行政總裁岳格·費雪、廣汽集團研究院及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的代表進行會面。
去年冷曉明就率隊到美國考察過E D I公司,此次成功牽線搭橋,促成了ED I、廣汽、中大研究院三方的備忘錄簽署,他們將共同推進東莞320輛新能源汽車上路的項目。
“這320輛汽車的計劃是寫進了電動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的方案的。”東莞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鄧濤介紹,“省發改委對東莞應用示范點非常重視,撥付了1000萬元,東莞財政配套3000萬。”鄧濤介紹,這320輛汽車包括200輛L N G(液化天然氣)穿梭中巴、70輛混合動力汽車、40輛純電動中巴以及10輛純電動轎車。
東莞中山大學研究院副院長宗志堅補充,按照省發改委的日程,這320輛新能源汽車預計明年下半年全部上路,其中那40輛純電動中巴符合工信部的要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今年年底就能在松山湖投入25輛運行,余下的可能會在常平和大朗中選擇一個鎮區投放。
“這批中巴不會完全通過市場出售,而以政府資助為主,車型的選取也是為了測試運行能力。L N G中巴會有政府補貼。”宗志堅說,這些汽車應用東莞的核心技術,不一定都在東莞量產,東莞在六個電動汽車應用示范城市中起步不算早,但力求做好。
上牌與保險已打通政策障礙
會上透露,10輛純電動轎車將分為兩部分,廣汽負責其中5輛的研發和生產,中大引進ED I先進的傳動系統和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另外5輛,這10輛車將全部投入市場作為出租車使用。
鄧濤介紹,美國E D I公司是加州大學一所分校設立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的產業化新公司,其行政總裁岳格·費雪對這個項目有著三四十年的研發經驗,東莞與其合作能夠對接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及零部件,意味著東莞電動汽車示范進入操作階段,也正在跟國內其他廠商尋求合作運行的機會。
岳格·費雪說,僅僅在廣東就有六家電動汽車應用示范城市,E D I選擇與東莞合作,是看到了中大研究院已經有很好的研究成果,電動汽車傳動系統應用可在這里獲得很好的配合。
“電動汽車面臨著上牌、保險、檢測、購車和補貼等問題,東莞市發改局日前已經率先行動,打通了上牌和保險的政策障礙。而開電動汽車的人只許相應的燃油汽車牌照,就能獲準上路。”鄧濤說,東莞在啟動電動汽車市場這一塊做了很多軟環境的鋪墊工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