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僅出爐3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在補貼水平上幾經更迭。
2009年7月,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 《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光伏發電發展。
三部委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據估算,國家將為此投入約100億元財政資金。
而在實施的3年多來,補貼政策的不穩定讓申報“金太陽”項目的企業略有苦衷,比如僅在2011年一年間,補貼就由原來的9元/瓦調整至8元/瓦。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高斯貝爾公司董事長劉潭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已在“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完善“金太陽”補貼政策的建議》。建議指出,“對2010年后的金太陽補貼政策進行修正,保證其一致性和穩定性,即在容許的項目建設周期內,不對補貼單價進行調整。”
補貼標準一降再降
始于2009年的 “金太陽示范工程”,旨在促進我國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支持光伏發電技術的示范應用及關鍵技術產業化。財政部等先后下發了397號、752號、662號、380號、590號、699號、21號等文件對此項扶持政策進行了具體指導。
但在此指導過程中,企業認為,“補貼條件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如2010年752號文件對已在同年397號和590號文件中審批的項目結算金額進行大幅度核減。再如2012年21號金太陽政策文件明確指出,2011年已獲批項目的補貼將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動,由原來的9元/瓦調整至8元/瓦,將2012年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助標準進一步下調到7元/瓦。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光伏發電技術的進步及供需關系的影響,2011年光伏組件價格大幅跳水,下調補助標準在預料之中。
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相對來講,這些年對光伏發電領域內企業的補貼政策并不是多變的。從長期而言對企業的補貼將會一直持續,要保證這些企業在盈利的情況下,確保光伏產業的良性發展。”
該研究員同時稱,“因此要維持在他們現有盈利水平下,給光伏企業一個積極的補貼信號,至于在未來是否會有所提高,還不好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