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浙江永康群升集團現代化光伏生產車間里,員工正在趕制一批德國訂單。
不論是從多晶硅和光伏組件的價格看,還是從去庫存化的效果來看,光伏產業回暖的勢頭還在繼續。近期以來,美國股市中光伏股走出了一波強勁反彈行情,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光伏業復蘇的判斷。
從去年底開始,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的價格逐步觸底反彈。截至上周末,多晶硅現貨價已經漲到32美元/公斤,相比最低谷時反彈了近30%;光伏組件和太陽能電池價格也出現了小幅反彈。
得益于多晶硅價格的反彈,國內已經有幾家多晶硅廠商復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從事多晶硅生產的企業達48家,其中有八家企業正常生產(去年底只有三四家企業生產),這也說明了多晶硅市場正在逐步回暖。
2月上旬,來自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光伏發電安裝量突破了27 .7吉瓦,同比2010年增長67%。這個新數據讓整個行業信心為之一振。特別是德國去年12月份新增裝機3吉瓦,創下有史以來的單月裝機最高;而中國在2011年的安裝量也達到了空前的3吉瓦,相比2010年增加了10倍。
無錫尚德投資者關系經理張建敏指出,德國市場去年12月裝機量的井噴,以及中國市場的快速擴充,使得絕大部分企業庫存得到消化,市場低迷的狀況也得到改善。
盡管光伏市場近期表現可圈可點,但不少業內人士對接下來幾個月的前景感到擔憂:“由于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降低光伏補貼,加上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雙反調查,市場需求量將受到明顯的壓制。有消息稱,德國太陽能企業或在下月狀告中國傾銷,這將使得中國光伏企業雪上加霜。盡管中國市場增速明顯,但很難填補歐洲市場的下滑。”天合光能一位業務負責人說。
中投顧問提示:在美國企業提出對中國光伏公司“反補貼、反傾銷”訴訟未果之后,德國也有可能跟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