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新一輪氣候變化大會將于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開,這是國際氣候談判的又一次重要會議。
今年以來,有關各方已先后在曼谷、波恩和巴拿馬召開了氣候變化談判,強烈呼吁各國加強“談判誠意”,為推動德班會議取得預期成果做出努力。
首輪談判曼谷舉行:通過未來議程 分歧仍待解決
2011年聯合國首輪氣候變化談判會議4月3日至8日在曼谷舉行,其中3日和4日為會前專題討論會。《京都議定書》附件一締約方進一步承諾特設工作組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會議于5日正式啟動。共有來自173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政府代表、工商界人士、環保組織和研究機構代表出席會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指出,盡管2010年底于墨西哥坎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兩個談判軌道上都取得了進展,但并未對如何延續《京都議定書》做出決議。《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在2012年結束,若不能及時制定第二承諾期,人類減排溫室氣體的努力將會遭遇挫折,目前出現空當的可能性正日益提高。
菲格雷斯表示,曼谷會議取得了積極和建設性的進展,但各國間的分歧仍有待解決。爭議的焦點是,發展中國家代表希望根據“巴厘島路線圖”的授權,把尚未解決的氣候變化相關重要問題全部納入議程;而發達國家代表則希望今后的談判集中于部分問題,并爭取取得進展。
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團長蘇偉表示,中方認為會議通過的談判議程比較平衡。它以“77國集團加中國”提出的建議為基礎,反映了“巴厘路線圖”的授權,也反映了去年坎昆氣候變化大會所形成的共識。
他說:“下一步就是要按照通過的議程,抓緊時間進行談判磋商,爭取能夠就減緩問題、適應問題、技術資金問題等做出具體的安排,為全面落實‘巴厘路線圖’做出貢獻。”
4月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就今年內的談判議程達成一致,至此在曼谷舉行的201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首輪會議結束。
第二輪談判在波恩舉行:關鍵問題未突破
201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第二輪談判6月6日在德國波恩正式啟動。本次談判為期12天,主要任務是討論未來國際氣候協議的架構,為今年11月底在南非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做準備。來自183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輪波恩氣候談判,談判于6月17日結束。
這次在波恩舉行第二輪談判按照4月在曼谷確定的議程展開,除了重點討論未來的國際氣候協議架構之外,與會者還對用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技術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各方以務實的態度在技術層面上達成了一定共識。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在會后表示,本次會議在碳交易機制、分享綠色技術機制、氣候基金管理、幫助貧窮國家適應氣候變化影響等問題上取得“明顯進展”。她說,解決《議定書》前途問題是今年的核心任務,《議定書》依然是基石,至關重要,需要高層面的政治指導。她說,在此核心問題上,談判各方在波恩創造性地和建設性地開發各種選項。但是各方在此問題上并沒有取得實質進展。
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團長蘇偉在會后接受采訪時表示,本次波恩談判會議是一次比較務實的會議,總體而言談判進程朝著正確方向在一步步往前走。盡管有曲折和反復,但各方認真對待氣候變化,愿意推進“巴厘路線圖”所確立的談判進程。在此次談判會議上,在《公約》工作組下成立了接觸小組,針對若干議題進行非正式磋商,按照“巴厘路線圖”確立的方向進行談判,共識正在形成之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