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歐洲太陽能光伏設備市場需求占全球總需求的80%。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歐洲光伏產品需求出現下降,主要原因是當前歐洲很多國家正在考慮調整對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資助,業界對上網電價政策未來走向存在擔憂。6月,德國政府撤出了原定于2012年3月的一次性補貼削減計劃的提案。對于家庭等太陽能發電用戶,德國政府還提供高于市場價的上網收購電價,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信心。
205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有能力為全球提供三分之一的電力供應。隨著歐洲補貼政策日益明朗化,核電加速退出清潔能源市場以及可能出臺更多的鼓勵光伏發電的優惠政策,201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設備需求預計增長30%~50%,需求增長主要來自歐洲地區。
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局勢
2010年開始,由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文件,對“金太陽示范工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的有關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涉及設備招標、項目調整、補貼標準、項目并網等多個關鍵環節。2010年新增了272MW的項目。此外,宣布在全國建立13個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園區,以此為依托推動中國光伏產業的的應用。并公開表示力爭2012年以后每年國內應用規模不低于1000MW。2010年8月,國家能源局舉行了280MW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特許權招標,最終中標價格分布在0.7288元/度至0.9907元/度之間,遠低于業內預期。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光伏激勵政策促進了中國光伏市場的快速增長。2009年中國年度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160MW,超過了截至2008年底的累計安裝總量。2010年實際新增裝機量超過500MW。
2011年8月初,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里,首次對中國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進行了規定:今年7月前核準建設、年底前建成投產且尚未定價的光伏項目,上網電價為1.15元人民幣/千瓦時(含稅)?鴉7月及以后核準的及7月之前核準但截至年底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省(區、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中國光伏發電終于有了“統一上網價格”。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顯示,今后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將由國家發改委根據投資成本變化、技術進步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光伏上網電價的出臺成為整個光伏行業的“強心劑”,其裝機總量超預期也是大概率事件,全行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對策
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不應是局部的、區域性的,應在以往有關計劃、規劃基礎上,立足全球視角,從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出發,在能源的開發、供給、利用等多方面統籌考慮,編制適合光伏產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確立未來光伏產業發展目標,提出解決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裝備等思路、突破方向、發展路徑,以及設計光伏發電并網和運行管理行業標準、并網價格及系統維護等關鍵問題的方法和政策細則。
其次應培育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西班牙、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發展經驗表明,光伏產業發展初期,基本都是從產業中某一特定環節切入,較快進入垂直整合階段,形成完整的、垂直分布的產業鏈。為此,應培育并構建相對完整、協調、健康的光伏產業鏈體系,引導上下游企業理性擴充產能、合理配置資源,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
同時,還要構建技術創新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新興企業、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為基礎,依據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培育和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知識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科研院所,功課當前制約產業發展的多晶硅制備的核心技術與裝備,形成一起也為主體市場的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再次,還要根據全球光伏產業發展趨勢和我國現實國情,科學制定我國光伏產業技術發展路線,主要包括明確光伏產業技術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發展路徑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等,針對光伏產業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發展需求,對技術發展核心、關鍵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科學、合理思路及發展路徑。另外,應綜合考慮未來光伏市場因素對光伏產業發展的影響,制定國家層面的、科學的、清晰的路線計劃。
聯合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建立共享機制和有效管理機制,逐步建立國家級光伏產業研發中心、檢測中心、認證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訓中心,有效實現對資源的整合、共享、完善和提高,并在此基礎上共同搭建光伏產業技術服務平臺體系;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在具有良好發展基礎條件的特定區域,建立光伏產業發展基地,組建以有實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為主體,創建“光伏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開展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進,試試制定光伏產業技術規范、產業技術標準,規范光伏產業市場及促進企業間的合理、有序競爭。
如此前提下,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危機、問世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暖是全球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發展光伏產業、實現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新能源發展的共同目標之一。因此,我國應充分利用國際科研資源,加強與光伏產業技術領先國家級科研機構的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可再生能源發展計劃,聯合建立一批我國光伏技術應用示范項目和合作基地,通過引進并逐步培養光伏產業研發、產業化的高層次人才,進而不斷汲取國際上的先進成果,鼓勵并推動國內企業走出國門,逐步擴大并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國際光伏產業技術標準的制定,進而增強我國光伏產業的國際話語權,推進并加速我國光伏產業技術的發展進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