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大地,春和景明。
一艘環境保護“職教航母”——環境保護職業教育集團,在和煦春風中起錨開航。
這個以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為龍頭,集合全國近20所高等院校相關院系、30多家科研院所、30余家環保企業力量以及湖南省環保產業協會組成的環境保護職業教育集團,無疑是我國目前環保職教領域陣容豪華的產學研聯合體,連中國環保領域的3家最高科研技術機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也欣然加盟。
“我們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促進資源的集成與共享,依托行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聯合培養環保行業發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實現人才培養質量與行業企業效益共同提高,努力當好湖南新型工業化及‘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助推器,為我國環保事業和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學院院長李倦生興奮地告訴我們。
李倦生的底氣,來自學院成功推行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近年來,學院依托行業,對接產業,圍繞環保行業人才需求目標和職業崗位要求,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走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依托環保行業,深化產學對接
“近年來,隨著科學發展觀理念的推進,建設‘兩型社會’成為我國今后發展的目標和任務。關注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環保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學院黨委書記李建云說:“這是一個歷史機遇,長沙環保職院就是要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環保專業群結構,使培養的學生迅速適應環保行業生產、技術、管理一線崗位群的需求。”
為提升專業建設的水平,學院利用與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同在一處辦公得天獨厚的優勢,創新地將環境監測與評價和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兩個專業,分別與這兩家單位聯合共建,在人才交流,實驗室共享,教材開發,課程、教學手段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合作。通過專業共建,實現了教學過程現場化,為培養學生畢業后即能立即適應一線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有力保證。
如今,這兩個專業已成為湖南省教育系統著名專業。學院按照這一思路,以品牌專業為支柱,輻射帶動相關專業群建設,將專業擴展到30個,尤其是核輻射監測與防護技術專業,填補了國內高職院校的空白,形成了與環境保護發展戰略相適應的、以環境保護類專業為主干、其他專業為兩翼、覆蓋環境保護行業各職業崗位群的專業體系。
在此基礎上,學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的辦學制度。如定期組織專業教師開展市場調研和人才需求的調查,根據職業能力標準和職業崗位需求的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規律,每年組織修訂一次各專業教學計劃。各專業還專門成立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省內外環境保護行業的專家、生產一線技術人員、企業家及學院專業教師組成,參與指導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等工作,及時把行業里的最新技術、最新標準,快速引入到教學中去。
學院創新教學模式,采用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方法。他們以職業崗位與職業能力為本位、設置專業課程科目;以工作流程為主線,貫穿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實施模塊式教學;以行業標準、企業標準、職業資格標準為尺度,比如《食品營養檢測專業》的課程設置,完全按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職業活動過程,將專業核心能力分解為食品原料、生產、安全管理、標準化檢測、營養配餐、營銷等職業工作過程,細分為食品檢驗工、營養配餐員職業鑒定的具體工作步驟,參照各步驟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規范,制定具體的要求和標準。學院建立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所有專業都設有職業技能鑒定站,開展了廢水處理工、環境監測工等30項職業技能鑒定,現有專業100%實現了“雙證書”教育。96%以上的畢業學生都至少擁有一項職業技能資格證或行業認證,增強了就業競爭力。
聯手借風行船,共拓雙贏之路
在多年實踐中已經嘗到了對接產業辦學甜頭的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對湖南省倡導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路子,有著更深的感受。李倦生說:“把環保行業的發展與環保職業教育結合起來,讓行業為教育提供導向,讓教育為行業提升質量,這是環保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唯一一所環保類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院應該成為環保專業人才培養標準的制定者、環保課程體系的設計者、環保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先行者。”
為實現這一目標,學院積極響應,主動出擊,多方聯系省內外環境保護科研院所、環境監測站、環保產業、生產企業、相關院校,按照平等自愿原則,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為宗旨,組建了環境保護職業教育集團,借風行船,以更好地探索環境教育的新途徑。
據了解,職教集團將共同建設開放性實驗室和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不斷完善基地的軟硬件建設,使之成為集團內院校學生實訓和教師實踐基地、企業員工培訓基地,技術信息服務中心、企業產品開發中心、企業產品展示中心、用戶技術服務中心。同時建立環保類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企業接納學校的師資培訓及學生實習、就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