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高得嚇人的水、電費支出讓您煩惱嗎?想要理論低碳家庭生活,卻不知如何動手?天然之友“宜居要好房,好房要節能”活動正好可以處理您的上述迷惑。21戶家庭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力爭每戶升高了20%~30%的能耗。
關于“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節能減排手段,作為社會的微觀集體家庭節能減排的作用日益一般。升高居室能耗、進步生活質量,日益成為很多人追求的手段。
低碳家庭變革如何理論?
在北京市向陽區東八里莊力源里小區劉昌峰家的南墻上,有兩片兩米見方的玄色長方形“大墻磚”,反射出深綠色的光,這個奧秘器件就是劉教師家安裝的太陽能光電板。天天陽光映照發生的動力,可以滿意他家中大局部小電器的用電需求,每個月糜費用電約30%。
這整套裝備破費1萬元左右,最貴的是兩塊太陽能光電板,花了9000多元。
劉昌峰說,之所以想到用太陽能光電板,除了環保和團體愛好,最主要的緣由是由于可以把這個裝備當作一個不中斷電源。
北京市西城區德內小巷后羅圈胡同的老居民杜香泗,在本人家門前立起了一堵墻,引得鄰居鄰居圍觀。
本來,杜大爺家要在家門前建一個回廊,抵抗冬天灌入屋內的冷風。
杜大爺家寓居的胡同老宅閱歷了取暖方式的演化。杜大爺說:“最早取暖靠燒煤球,當時燒蜂窩煤,又改土暖氣。2007年,政府為了處理鄉村核心區氣氛凈化的題目,在這片區域展開煤改電工程。胡同取暖離別了蜂窩煤,用上了干凈動力。”
煤改電后,取暖費每個冬天都需求3000多元,和過來運用蜂窩煤的破費差未幾。“怎樣才干做到省電省錢呢?”于是,杜大爺決議變革老宅。
分離天然之友的指點,杜大爺給自家門前建了個回廊,墻高與門口墻高相反,下面安裝塑鋼窗。這即是在居室和室外兩頭加了一個保溫層,冬天陽光可以透過回廊墻上的玻璃加熱回廊中的氣氛,防止了本來開屋門時里面的涼風灌入室內。此外,他還把原有的房頂遮陽架變革成靈敏可拆卸的。冬天拆卸上去,可以添加陽光的映照,進步回廊溫度,也協助室內采光,從而增加電燈的運用。
年老夫婦任威、陳山將此次變革的重點放在了房屋密閉性和溫度調理方面。房屋本來運用的是塑鋼門窗,密閉性差,如今交換成了斷橋鋁門窗,加強了密閉性,還可升高戶外傳來的噪聲15~20分貝。窗戶玻璃也改為中空雙層玻璃,起到很好的保溫隔熱成效。由于小區水質較差,RO膜過濾式飲水機每發生1升飲用水,要排出3~4升廢水,廢水以前都是間接排掉的,很糜費。他們變革了管道,將過濾后的廢水貯存起來,用來洗菜、沖廁所等。
在參與節能變革的21戶家庭中,每家都針對本人房屋具有的題目展開了節能變革。
針對老舊修建沒有外保溫墻的題目,有的家庭用釘木板或打衣柜的方式,設置一個室內保溫層;
針對北京氣氛枯燥的題目,有的家庭經過建綠植墻,添加濕度,調理室溫;
針對家用電器能耗較高的題目,有的家庭挑選淘汰低能耗電器;
針對室內采光缺乏的題目,有的家庭經過改動修建隔斷,添加室內進光量;
針對用水量大的題目,有的家庭經過添加存儲安裝,改換節水龍頭;
針對衛生間透風不暢的題目,有的家庭經過添置換氣扇或百葉窗的方式,推進氣氛呆滯、升高濕度……
節能變革很難嗎?
往年2月,天然之友發動了低碳家庭“宜居要好房,好房要節能”活動。項目面向北京市市民,各區大眾均可以家庭為單位報名參與。
在經過幾輪調查后,最初甄選出21戶家庭作為變革示范對象。這21戶家庭的房屋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板樓,也有近年新建的高層塔樓,以至還有上百年歷史的胡同民居。
在眾多的不同中,有一點是相反的,就是這21戶家庭都具有很強的環境認識,而且有房屋變革或裝修的志愿。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