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和制造業巨頭西門子公司首席執行官彼得·勒舍爾接受德國《明鏡》周刊記者采訪時說,西門子打算退出核工業領域。
宣布棄核
《明鏡》周刊18日刊登對勒舍爾的采訪。他說:“我們將不再參與建設或資助核電站領域。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了。”
世界核工業聯合會統計數字顯示,西門子曾承建德國17座現有核電站。
勒舍爾說:“從現在起,我們只提供傳統設備,如蒸汽渦輪。”他解釋,這類設備既可用在傳統發電行業,又可用于核電站。
另外,西門子完全放棄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在核能領域開展合作的打算。但勒舍爾說:“這兩家企業對合作非常感興趣,合作今后可能涉及其他領域。”
響應號召
勒舍爾認為,西門子退出核工業是在回應“德國社會、政界逐步放棄核能的明確表態”。
德國聯邦議會今年6月30日投票批準放棄核能的議案,決定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17座核電站。現階段,8座核電站已關閉,另外9座均有各自停堆時間表。
德國是第一個為放棄核能而制定時間表的工業大國。
去年,核電站發電量占德國總發電量的23%.德國方面希望在2022年前建造更多風力發電站和天然氣發電站,以填補放棄核電后的空缺。政府希望,到2020年,可再生資源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例將從當前的17%增至35%.
勒舍爾說,政府發展可再生資源是一項“世紀工程”。德國“可以在2020年前達到”35%發電量來自可再生資源的目標。
除蒸汽渦輪外,西門子現在還生產燃氣渦輪和其他用于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的設備。
福島原因
在德國,各方就是否停止使用核能已爭論數十年。今年3月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再次在德國國內引發反核浪潮。
勒舍爾解釋,日本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是促使西門子退出核工業的原因之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