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創歷史之最的群眾性低碳運動、“世博綠色出行碳計算器”、精彩演繹低碳模式的展館……“低碳”思維貫穿了上海世博會的每個細節
上海世博會在展示一個未來可持續發展城市的同時,讓人們看到,中國歷史文明的傳承同樣也是低碳和環保的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200天。
下午兩點,上海世博局,一張穿越長三角16個城市的“綠色出行游世博”巨幅地圖燈箱,被上海、浙江、江蘇三地環保部門負責人攜手共同點亮。“穿越長三角”車隊一行即刻從上海世博局出發,走向南通、泰州、揚州、南京等16個城市,倡導綠色出行……
今日開始的“穿越長三角”之旅,是今年5月5日啟動的大型環保系列活動“世博綠色出行”的一部分。該系列活動由上海市環保局、世博事務協調局和美國環保協會共同主辦,主旨在于倡導實現“低碳世博”。
低碳世博是上海雄心勃勃挑戰全球難題的一部分:上海要在“低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這三大主題下,勾勒創新型新一代城市雛形,解答工業革命以來的城市化困擾。
尚不為人們熟知的低碳理念,也借世博之契機,悄然融入城市生活。
創歷史之最的低碳運動
這將是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群眾性低碳運動:“世博綠色出行”項目由十個可參與性強、可關注度高的子活動組成,方式多樣,整個項目自2009年5月開始,至2011年3月結束,歷時近兩年。
具體項目緊扣低碳理念,設計時尚:世博綠色出行公交IC卡設計大賽、“世博綠色出行100+”、“尋找綠色出行達人”等等計劃,還有明年中秋夜璀璨的“降碳盛典”大型晚會。
一切活動的目的,就是有效降低、妥善補償世博參觀者的交通出行碳排放。
根據上海世博局預計,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展期間,將有大約7000萬人次的國內外游客赴世博園區參觀。這些參觀者乘坐各種交通工具而來,將產生大量的交通出行碳排放。這就意味著,欲實現“低碳世博”,除了在世博園區的建設和布展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碳排放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并妥善補償世博參觀者因交通出行產生的碳排放。
美國環保協會中國項目負責人張建宇向記者展示了一張預計的世博參觀者碳排放圖:分別列國際飛機、國內非上海地區、上海三大項,列舉不同程度的碳補償參與帶來的效果。比如,350萬人乘國際航班的碳排放量大約365.23萬噸,如果其中有60%的人自愿參加碳補償,將能夠補償21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