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網傳云南省曲靖市越州鎮有總量5000余噸的重毒化工廢料鉻渣,經雨水沖刷和滲透,逐漸把容量20萬立方的當地水庫變成恐怖的“毒源”,環保部門在初步處理后,把污水排進珠江上游南盤江。
后經南都、云信記者實地調查,基本證實了網友爆料的信息。盡管云南曲靖政府新聞辦否認鉻渣對當地飲水安全造成影響,廣州(珠江下游城市)環保部門也證實水源未受污染,但網友依然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的態度。鉻渣污染等重金屬污染事件由來已久,至今依舊是頑疾,原因何在?
受污染水源旁巨大的警示標語。
鉻渣從何而來
受污染水源是珠江上游
鉻鹽是民用和工業的必需品
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善存片、施爾康每片均含有鉻50微克~100微克,為了補充鉻鹽,中國市場上也推出了富鉻雞蛋、富鉻奶粉等多種補鉻保健品。這說明人體是需要適量的金屬鉻和鉻鹽的。這是民用的一方面。
由于上述兩大需求,自上個世紀50年代起,全國陸續建了70余家鉻鹽企業,企業效益好但污染嚴重。
制造鉻鹽,必然產生鉻渣
鉻鹽企業主要從鉻鐵礦中提取金屬鉻和鉻類化合物,生產過程中有大量的鉻渣產生。據資料顯示,緣于落后的生產工藝,鉻鹽提取率只有75%,生產每噸鉻鹽產品要排放2.5噸甚至3噸高毒性鉻渣。只要鉻沒被轉化成產品固定下來,成為不可溶的形態,這些鉻就會變成離子鉻,遇水即溶,很快成為毒性極強的六價鉻,而六價鉻極易被人體、動物吸收并在體內蓄積。這次云南環保部門檢測水體是否受到污染,就是要檢測六價鉻是否超標。
怎樣減少鉻渣產生
鉻渣污染是世界性環保難題,因此,鉻鹽行業長期被列為我國嚴重污染行業之首。好萊塢明星朱莉亞·羅伯茨主演過一部著名環保影片——《永不妥協》,故事改編自1993年發生的一個真實事件。《永不妥協》說的是美國加州P.G.E電力公司使用六價鉻作為防銹劑,其產生的工業廢水毒害周圍百姓,最后被告上法庭。P.G.E一案是美國直接訴訟歷史上賠償金額最高的一案。634人參與訴訟,共獲賠3.33億美元。
由此可見,在科技發達的西方國家,鉻渣污染也是“老大難”問題。20世紀80年代后期,英國海名斯、美國西方化工等公司開發出的無鈣焙燒技術,使得鉻渣排量減小到每噸800到900公斤。更重要的是,該方法產生的鉻渣不含有致癌的鉻酸鈣。這是目前國外仍然流行的先進技術,但這一技術長期以來對中國保密。
中國鉻鹽生產普遍采用有鈣焙燒工藝技術(落后技術),每生產1噸產品,會產生2.5~3噸鉻渣。因此,全國每年實際產生約75~90萬噸含鉻的新生有害廢渣(加上往年未處理的存量,總數難以估測)。
中國是如何處理鉻渣的
中國鉻鹽企業對待鉻渣的處理缺乏主觀能動性。雖然企業不處理,但鉻渣總要有地方堆放,態度較好的企業就在郊區建堆放點,不管不顧的就隨便找一個山上、荒野丟棄(如這次云南曲靖事件)。
2005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國家環保總局聯合出臺了《鉻渣污染綜合整治方案》。其中顯示,截至文件出臺之時,包括河南、天津、重慶等在內的1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累計產生鉻渣600萬噸,其中只有200萬噸得到處理,其余400萬噸鉻渣出于堆放狀態。
在堆放的情況下,如遇大雨,則鉻渣中的六價鉻匯入附近的地表水或滲入地下水,對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嚴重污染。六價鉻經皮膚接觸可能導致過敏;更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吸入某些較高濃度的六價鉻化合物會引起流鼻涕、打噴嚏、瘙癢、鼻出血、潰瘍和鼻中隔穿孔,甚至可能致癌。
為什么這次我們依然不明真相
官、民說法出入太大,信誰?
1、在網民董如彬爆料后,《云南信息報》記者采訪了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鉻渣污染情況。他基本同意董如彬的說法(5000余噸鉻渣、20萬立方米水受到污染)。但云南省環保廳副廳長任治中和環保廳環境監察總隊長黃杰的說法卻是:“曲靖受鉻污染的不是水庫,只是一個水塘,鉻渣有1000多噸,受污染的水塘蓄水不多,不到100立方米。”5000噸對1000噸,20萬立方大水庫對100立方的小水塘,相差也實在太懸殊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