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曲靖市政府提供的調查報告中,已經明確指出“傾倒鉻渣140余車,共計5222.38噸”。
2、根據記者拍攝的照片,可以發現傾倒鉻渣的化工廠就在南盤江邊上,它的數萬噸鉻渣就堆在離江水十米不到的地方。而云南曲靖政府新聞辦的說法是“鉻渣距當地群眾飲用自來水水源地很遠,未對群眾飲用水安全造成影響”。而南盤江就是當地居民的飲用水水源。
3、按照曲靖市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鉻渣違法傾倒致污事件的發生是“個人行為”:“這次事件是與云南省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簽訂鉻渣運輸協議,承運該公司的鉻渣到貴州進行處理的吳某某、劉某某所為。兩人在承運鉻渣過程中,受節省運輸費用的利益驅動,共在麒麟區三寶鎮、茨營鄉、越州鎮的山上傾倒劇毒工業廢料鉻渣140余車。”而按照記者實地調查結果,當地村民自06年以來就深受鉻渣之苦,當地原本生產優質大米和其它禽畜、水果,現在產量嚴重下降,而且根本無法賣出。村民多年就鉻渣問題上訪,屢遭暴打、抓、關等截訪。難道這么多年,鉻渣違法傾倒一直是“公司不知情,政府不知道”的“個人行為”?
4、“南都劉偉”和“南方周末傅劍鋒”等記者在微博上傳播了“云南鉻污染已致曲靖37位農民中毒身亡”的消息,并稱消息來源可靠。曲靖市的說法是“尚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5、據曲靖當地的環保部門介紹,受到污染的對叉沖水庫當時蓄積的約4萬立方米水和攔蓄下來的近3000立方米水(曲靖環保部門的說法已經和云南環保廳的自相矛盾),由市環保局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還原、解毒處理,水質達到安全排放標準后排放。通俗地說,即用焦亞硫酸鈉將叉沖水庫的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毒性降低100倍左右。而據記者給出的資料顯示,重金屬離子(鉻屬于重金屬)進入水體之后,尤其是經過底泥吸附、沉降,30年都無法恢復到初始狀態,即使把河水清空了換水一萬次,重金屬還是會不斷緩慢釋出。要處理到官方所說的‘不具有危害’的程度,除非將南盤江整個河道的淤泥統統‘刮’一遍。
客觀地說,這份資料明顯存在問題,因為危害程度是和濃度的相關性最大,在沒有濃度數據的情況下,危害程度不能輕易判斷,但應該拿出具體數據的不是記者,而是環保部門。
重金屬污染之痛,誰來承擔,誰來承受
當地的土壤已經受到嚴重破壞
有前車之鑒,依然避免不了步后塵
關于重金屬污染,最有名的案例當是日本的水俁病了。50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島南部熊本縣的一個叫水俁鎮的地方,出現了一些口齒不清、面部發呆、手腳發抖、神經失常的病人,這些病人久治不愈,會全身彎曲,悲慘死去。這個鎮有4萬居民,幾年中先后有1萬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種病狀,其后附近其他地方也發現此類癥狀。經數年調查研究,在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報告證實,這是由于居民長期食用了含有汞的產品所致。
從1976年開始,重金屬污染檢查在日本全境鋪開。只要是有可能產生污染的地方,都進行了調查,比如后來被證明存在鎘污染的秋田。在水俁病的發生地熊本、新潟,也分別進行了針對化學元素汞的調查。而重金屬污染首先污染的是土壤。經調查,日本一共有幾十平方公里土地需要深度修復。雖然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試圖發明最經濟的方式來修復土壤,但事實證明,很難找到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方式來治理被重金屬污染過的土壤。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任何國家都會被證明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重金屬污染不同于其它環境污染
從陜西鳳翔鉛污染、湖南瀏陽鎘中毒、山東臨沂砷污染到這次的云南曲靖鉻污染,重金屬污染強烈刺痛人們的神經。重金屬污染與其他有機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機化合物可以通過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凈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屬很難在環境中降解。尤其是存在于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屬具有富集性,是不可逆轉的。
與水變黑、天變灰這樣肉眼可見的污染相比,重金屬污染還有著一定的隱蔽性。恰恰就是因為這樣的隱蔽性,給預防、治理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往往發現問題的時候,為時已晚。
重金屬污染的中國式困境
中國重金屬污染嚴重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污染狀況如何,至今尚未有清晰的全國地圖。事實上,在全國各地重金屬污染事件集中爆發之前的2005年,由國家環保部、國土資源部等國家部委牽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一次超大規模的重金屬污染調查。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針對重金屬調查的第一次。然而,截至目前,這項歷時快6年的全國重金屬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還未正式公開。相關人士透露,不算地方配套資金,整個項目目前耗資已遠超過10億元。
對于重金屬污染的成因,多數觀點認為,由于國家早前有關礦區開采的政策體系不完善、開采工藝落后以及監管不力等因素,礦區多采用粗放開采、隨意排污的方式,日積月累,方現如今的污染境地。今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十二五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這也是國務院批復的“十二五”的第一個專項規劃。
但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法律法規,缺的是執法,缺的是監管,缺的是處罰,缺的是問責。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