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涪江上游松潘錳礦錳渣泄漏,污染涪江后,我市環保局、潼南縣政府立即啟動環境應急預案。據市環保部門最新監測數據表明,截至昨日19:00,涪江潼南入境斷面水體錳未超標,下游銅梁、合川等區縣監測斷面水質正常,飲用水源未受影響。入境斷面錳濃度呈下降趨勢。
昨日,潼南縣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采取涪江水樣。
錳未超標,呈下降趨勢
昨日下午,記者跟隨著潼南縣環保局局長房小江來到潼南米心鎮與遂寧三星發電站交界處,這里也是涪江潼南入境斷面水質監測點,涪江水從這里開始,便進入到重慶境內。值守在此的環境監測人員謝長發、蔣遜城已6天5夜沒回家了,下午4點整,他們開始從涪江里提取監測水樣,“從前日下午上游洪峰入境開始,監測就從2小時1次的加密狀態,變成1小時1次。”
取上來的水樣很快被送到40多公里外的潼南縣環境監測站進行檢測。在這里,監測專家們通過對樣水檢驗分析,對入境的涪江水所含的PH值、錳、鉻、氨氮、鎘、硫化物進行檢測,濃度是否超過國家標準。
潼南縣環保局局長房小江說,上游被污染的涪江水要進入重慶境內,第一站就是潼南,之后再順江而下,經過銅梁、合川,匯入嘉陵江,再匯入長江,“只要涪江潼南入境斷面水質監測正常,那下游的銅梁、合川、嘉陵江、長江的水源都將是安全的。”
截至昨日19:00,根據環境監測人員的監測數據顯示,涪江潼南入境斷面水體錳未超標。監測數據還表明,從7月30日以來,涪江潼南縣入境斷面水體中錳濃度一直未超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并呈下降趨勢。
潼南縣城分片區分時供水
在前日下午涪江上游污染水源洪峰到來之前,潼南縣關閉了縣城飲用水源取水處———人工渠河上下閥門,確保整個縣城飲用水水質安全。從前日下午6點開始,潼南縣自來水公司開始對縣城實施分片分時供水。同時,對生產型企業、建筑施工工地、洗車場、游泳池、洗浴中心、營業等非居民生活用水停止供給。
潼南縣水務局供排水管理站站長蔣凱介紹,實施分片分時供水后,以及非居民供水停水方案后,人工渠河蓄水量供水時間可延長到5天。此外,在入境斷面水質監測正常的前提下,人工渠河上游閥門還將被打開,及時補充蓄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