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第四代熱水器”之稱的空氣能熱水器,因為節能環保效果超過太陽能熱水器成為市場的新寵,吸引著大批大中小企業紛紛進入這一市場“淘金”。
據市場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空氣能熱水器年銷售總額還不到1000萬元,而2010年,其年銷售總額已超過20億元。盡管這還不到整個熱水器市場份額的5%,但在國內,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銷售量基本上每年都保持著80%~150%的增長率,專家預計5年內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有人評價,就象互聯網接入時的發展速度一樣,空氣能熱水器整個行業銷售增長率將以幾何基數增長,市場空間十分巨大。
伴隨市場急劇膨脹而來的是泥沙俱下,空氣能熱水器市場欣欣向榮的表面下卻是魚龍混雜,毫無秩序。
魚目混珠市場造假嚴重
相對于空氣能熱水器而言,同為節能環保之稱的太陽能熱水器在國內的發展可以說是年代已久,在價格、技術含量和政策標準上,都較優于新興產業的空氣能熱水器。但是魚目混珠的現象依舊嚴重。在許多銷售地區,太陽能熱水器造假仿造知名品牌的行為甚至是明目張膽的,手段極高。
空氣能熱水器市場發展雖高速,但仍是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市場規劃與政策標準都處于半真空狀態,這為許多以謀取利益為目的的企業和經銷商提供了一個極為便利的渠道。無證生產、貼牌出售、不實宣傳等卑劣的手段方式紛紛出現,蒙騙部分經銷商與廣大的消費者。
浙江一位原來代理康之源品牌的經銷商駐店店長吳小姐,控訴康源熱泵熱水器質量太差,特別是商用工程機,基本上每臺都出現問題,投資經營三個月,消費者投訴不斷、問題連連,工程款無法回籠,而廠家又“踢皮球”,沒有著手協助解決問題,更別說兌現加盟時候各種“非常”承諾。
重慶質監部門對轄區內的空氣能熱水器生產企業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只檢查生產企業7家,查處未取得3C認證的生產企業3家,不合格率達到了42%。
空氣源熱水器是新興行業,許多技術在國內市場上只有鮮少的企業巨頭所掌握,而高端核心技術更是有國外企業所掌控。據統計,目前空氣能熱泵熱水器全行業已超過700多家企業,主要集中在江浙周邊地區和廣東地區,而有自主品牌的只有美的、格力、同益等為數不多的十幾家,其它大多都是雜牌,沒有獨立生產能力,均采取“拿來主義”,隨意DIY(自己動手組裝)。
無證生產、冒用認證菲爾普斯標志的菲達斯被質監局執法人員查出后,讓不少界內企業和外界人士都開始關注空氣能熱水器的質量問題,但空氣能政策規范的不完善與缺失,讓許多人對空氣能熱水器質量問題無可奈何。
有業內人士透露,空氣能熱水器行業進入門檻低,甚至連一個冷氣維修部的夫妻檔也在改裝空氣能熱水器。“而空氣能熱水器做一個型號的3C認證費用就高達2.5-3萬元,面對市場層出不窮的型號規格變化,這些小企業根本無法承擔逐一認證的高額費用。而像菲爾普森這種只搞一個證書應付監管部門及消費者的情況,只不過是全國空氣能熱水器市場的一個縮影。
標準出臺但依舊不嚴謹
2009年9月1日中國熱泵產業聯盟成員美的、同益、天舒等新能源家電企業參與制定的首部空氣能熱水器國家規范──《家用和類似用途熱泵熱水器》國家標準正式出臺。
2010年1月6日,哥本哈根會議后的第15天,新年的第6天,廣東省江門市質監局稽查分局猛然揮拳,集中對空氣能熱水器生產廠家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專項整治執法檢查。
由全國制冷空調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起草了6kW以上熱泵熱水器標準也在今年獲將出臺執行。
……
這一系列政策標準的實施,無疑在空氣能熱水器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空氣能熱水器市場的整風運動開始了。”等類似的說法開始在業界企業悄然游走。
但是縱觀空氣能熱水器市場,這樣的政策標準還是不到位的與完善的,在這些政策法規標準中還存在著許多漏洞,讓許多不法分子所利用,空氣能熱水器市場規范措施還需有待加強。規范市場使標準更合理,更有效的服務人民,服務企業,打造公平的熱泵市場競爭環境,促進技術進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