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記者從6月22日國家能源局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了海上風電工作座談會上獲悉,海上風電將成為風電發展新興領域。據悉,2015年我國將建成海上風電500萬千瓦,2020年達到30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透露,將于今年下半年啟動第二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的招標準備工作,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標,總建設規模將在150-200萬千瓦之間。這將拉動海上風電設備產業的發展。海上風電將成為下一個新能源投資熱點,目前海上風電設備走在應用前列的是華銳風電。
六方面推動海上風電建設
這次座談會重點交流討論海上風電建設經驗,研究海上風電技術發展和建設管理,對海上風電發展進行工作部署。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各沿海省區市的發改委(能源局),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和五大電力集團等企業參加了會議。
據會上的信息顯示,國家能源局下半年將啟動第二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的招標準備工作,總建設規模將在150-200萬千瓦之間。
根據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和可再生能源規劃,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目標是:2015年建成500萬千瓦,形成海上風電的成套技術并建立完整產業鏈;2015年后,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到2020年建成海上風電30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在會上指出,海上風電是全球風電技術發展和產業競爭的前沿,中國企業必須在海上風電發展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劉琦表示,發展海上風電是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迫切需要,要從6方面做好海上風電的工作:一是加強海上風電資源測評和發展規劃工作,為海上風電全面持續開發打好堅實基礎;二是扎實做好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深入開展技術研究和工程準備;三是采取招標競爭與新技術示范相結合方式推動海上風電建設,同步提高海上風電的經濟性和技術水平;四是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和服務體系,確保海上風電設備和施工質量及安全可靠運行;五是建立和完善海上風電產業鏈,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完整海上風電產業體系;六是建立合作協調的管理工作機制,為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發展海上風電設備或成主流
近十多年來,全球風電持續迅猛發展,特別是在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風電在新增發電能力中已經占到了第一位或第二位。歐洲地區陸地風能開發達到了較高程度,已把風電開發重點轉向海上風電,許多大型風電開發投資企業、設備制造企業已把海上風電作為最重要發展方向。
記者了解到,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高、不占用土地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特點,是全球風電發展的最新前沿。我國于2010年6月建成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示范風電場,安裝了34臺華銳風電公司的3兆瓦機組,這是在歐洲之外唯一建成投產的海上風電場。
從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看,正在抓緊研制適用于海上的大型風電機組。目前批量應用的只有華銳風電公司的3兆瓦機型,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湘電風能、國電聯合動力、上海電氣集團等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正在研制3兆瓦級和5兆瓦級以上的機組。目前,湘電風能5兆瓦機組、華銳風電5兆瓦、6兆瓦機組已下線,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有更多的大型風電機組下線進入試運行階段。
國家能源局表示,我國海上風電尚處于起步階段,“十二五”期間,將每年安排150-200萬千瓦的總開發規模,積極穩妥推進海上風電開發,推動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在機組制造、工程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等全產業鏈培育海上風電工程技術能力,提高海上風電產業整體競爭力。到“十三五”時期,使我國海上風電具備大規模的發展條件,并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