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凸顯,如何解決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矛盾迫在眉睫。過去五年,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發展循環經濟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家明確了發展低碳循環經濟的目標,循環經濟的發展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途徑。
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是目前中國北方最大的再生資源專業化園區,致力于發展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報廢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產業,打造循環經濟發展的“子牙模式”。“子牙模式”作為一個典例,其發展既為我們呈現了資源循環產業的光明前景,同時也揭示出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十一五”期間,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投入約30億元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載體功能。子牙鎮從污染嚴重的廢舊物資拆解小作坊,到如今的國家級循環經濟產業園,通過產業轉型升級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環境污染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
但子牙園區在發展中也呈現出不少問題,也折射出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的幾個問題。一是區域布局問題,缺乏合理區域布局,一些規模小、管理差、環境亂的企業對園區內的正規企業形成沖擊。為此建議,國家應對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進行統一合理規劃,地方政府也應將資源循環產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用地上給予優惠。同時,提高行業準入門檻,適時引入許可證制度,加大行業監督和整治力度,取締嚴重污染環境的小拆解企業。
二是回收市場問題,市場混亂,回收隊伍零散、競爭無序,目前近90%的收購人員和組織無照經營,沒有任何環保設施。這就需要協調建立京津冀及環渤海的確的報廢汽車、廢舊電子產品等固體廢物回收體系,在園區集中進行拆解加工處理,提高產業集中度。
三是稅收政策不穩定,2008年國家對該行業實行免征增值稅政策,2009年按70%比例先征后返,2010年返稅比例調整為50%,2011年以后將不予返還,一年一變的政策讓企業無所適從。因此,國家應實行穩定、可持續的稅收鼓勵政策。稅收政策要至少穩定五年不變,并且可以讓達到一定條件的企業繳納增值稅征五返五,用于企業建設。
四是允許進口的再生資源種類太少。實際上,進口國際再生資源可以用來彌補我們原生資源不足。所以,一方面,政府應將廢舊電子產品等固體廢物列入國家限制進口類目錄,給予符合條件的園區內企業增加進口配額,擴大再生資源進口的種類和規模。另一方面,可以將園區內企業上繳的廢物進口環節增值稅的部分可以全部返還園區進行再建,用于園區和企業發展,以解決進口廢舊機電產品價格倒掛問題,區外企業則不能享受此類政策。
五是部分廢棄物按照無害化處理難以盈利,如垃圾塑料、日光燈管、廢電子電器產品、地溝油等,環境、資源效益可觀,但經濟上不合算。在這方面,必須加大政府資金引導力度,鼓勵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的發展,建立如“子牙”的園區化示范基地,并給予直接補助或貸款貼息等方式。
據了解,“子牙園區”已經按照“高利用、低排放、高產出、低污染”的原則,嚴格執行提出的32項環境指標,率先在國內同類園區中實現“圈區管理”,對生產過程實行全程監管,構建了園區綜合節能環保系統。
由子牙園區的發展模式可以看到,政府作為政策制定方,需積極鼓勵資源循環利用,建設低碳循環發展產業園區,在政策法規和綜合管理方面做出合理規劃,引導循環經濟產業良性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不僅能促進企業創收和社會經濟發展,更不失為解決資源環境問題的一個出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