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企業的環境守法和信用情況“成績單”如何,將由環保和金融部門共同“把關”。浙江省溫州市企業的環境違法信息如果上了銀行征信系統的“黑名單”,向銀行申請信貸審批將被打“紅叉叉”。
農行溫州分行在近期信貸發放過程中,一貸款大戶就因環保未達標,在信貸審批上被“一票否決”,禁止新增任何形式信貸,同時逐步壓縮這家客戶信貸規模,收回到期貸款近800萬元,在企業環境問題沒有整改到位之前,將禁止新增任何形式信貸。
溫州市環保局自去年6月與市人民銀行聯合下發《關于通報企業環境行為信用等級評價結果、推進綠色信貸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后,近期溫州市環保局又出臺了《綠色信貸工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通過將企業的環境行為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系統,使金融部門對申請貸款企業的環境行為了如指掌:對那些在征信系統中“掛上號”的環境違法企業和項目進行信貸控制,對那些環境信譽良好的企業和項目給予信貸支持,推行綠色信貸,收到明顯成效。
□企業貸款設門檻
■環境行為需綠色
“綠色信貸”推出后,企業的環境行為夠不夠綠色,將成為銀行貸款審批的一道“門檻”。
“通知”執行以來,全市各商業銀行對信用信息評價差類企業、環境違法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共實施信貸退出18家,金額達2.84億元;不予批貸41筆,金額達4.73億元。
而今年4月出臺的“辦法”規定,溫州市環保部門向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提供的企業環境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環境行為信用等級評價、企業環境違法類信息、企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內容。企業環境行為信用等級評價結果實行年報制度,其他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實行月報制度。
企業環境行為信用等級評價是指環保部門根據企業的各種環境信息,按程序對企業環境行為進行綜合信用評價定級。定級結果分為綠色、藍色、黃色、紅色、黑色5個等級,通過優先支持綠色藍色企業,審慎發放黃色企業貸款,嚴控紅色黑色企業信貸的差別信貸投放,達到以環保評價機制決定貸款成功率的目的。目前溫州市已有2000多家環境管理重點企業被納入這一評價體系,總數居浙江省之首。
環保部門向銀行報送企業環境違法類信息,主要包括惡意違法行為、嚴重污染環境違法行為以及私設暗管偷排的,用稀釋手段“達標”排放的,將部分或全部污水不經污染物處理設施或從中間工序引出直接排入環境的行為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均從嚴查處并一律報送至征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