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固體廢物處理中心沼氣發電項目即將建成使用,設備已經安裝完畢正在調試,預計五月底就可實現發電。屆時,每天最多能發5000度電,基本滿足填埋場的用電需求,真正實現垃圾的處理的無害化循環利用。
2004年建成使用的黃山垃圾處理填埋場一期工程使用已經近7年時間,處理填埋垃圾80余萬噸。這座總投資1.4億元的垃圾處理場在緩解日照“垃圾圍城”困局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日照市區日產垃圾量已接近500噸,每年以9%的速度增長,而目前只有一處無害化垃圾處理場。
日照市固體廢物處理中心主任李宗文介紹,2008年 ,國家環保部頒布新的污染物排放濃度標準《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要求所有垃圾處理場必須在 2011年7月1日前完成改造達到新標準要求。為貫徹執行國家新標準,2009年經省、市發改委批復立項實施升級改造工程,沼氣收集利用工程是其中之一。
沼氣發電項目的技術人員宋鵬賢告訴記者,垃圾填埋后能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60% 成分是甲烷,如果揮發到空氣中,對人體的危害很大。進行沼氣發電后,這些有毒氣體得到了集中收集利用,也實現了無害化排放。目前黃山垃圾場只有40多萬方填埋完畢的垃圾可用于沼氣發電,一小時能產生200多方的沼氣,每天最多能發5000度電。
“沼氣發電設備已經安裝完畢,目前正在調試階段,預計5月份就可實現發電。而發的電將先用于填埋場的供給滲濾液處理、生活區使用以及污水處理廠用。由于現階段填埋完畢的垃圾量少,因此沼氣發電量也很少,無法實現向電網輸電。”李宗文說,下一步如果沼氣量足夠,不排除向外供電的可能。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桑燕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