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將列入碳交易試點
本次論壇由深圳市綜研軟科學發展基金會和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辦,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徐華清,著名經濟學家、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院長樊綱,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廣東省社科院、江西省社科院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出席,就中國“無悔減排”的政策與實踐、中國低碳經濟轉型的經驗與對策、中國低碳城市發展的模式與案例、政府在促進低碳發展中的角色等問題展開交流。
所謂“無悔減排”,是指不影響經濟發展的減排,是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理念。徐華清表示,具體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低碳發展,應該實現政府主導力、企業主體力、市場配置力、社會協同力“四力合一”的配套政策。他還表示,“十二五”規劃表明了要探索建立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和認證制度,建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目前國家發改委也會同有關地方政府準備啟動碳交易試點,北京、上海、天津、廣東都將在試點行列內。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環境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諸大建表示,簡單的技術改進不能解決碳排放,比如大排量汽車變成小排量,但更多的人購買小排量汽車,結果車輛越來越多,總的碳排放量也增加了。
“中國大多數城市人口密集,我主張發展緊湊型的城市空間結構。”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陳可石舉例說,香港銅鑼灣是塊很小的地方,建筑高密度,商業非常旺,但空間組織非常好,在維多利亞公園和銅鑼灣之間就形成了特別緊湊型的空間。“我發現深圳就沒有這種緊湊型的城市空間結構。”陳可石還提出,每個城市都應該建一個步行系統,實踐低碳化的交通出行。
深圳將建碳排放交易所
從全國來看,深圳處于比較低的碳排放水平。據市發改委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紅介紹,從能效上看,深圳市2010年的萬元GDP能耗約為全國平均能耗的1/2、廣東省能耗的75%。從能源結構來看,2010年的深圳能源結構里面,核電、氣電和外來電等清潔能源比例超過80%。技術創新的環境也不斷優化,發明數量和比例連續7年居全國首位。
據悉,大運會期間,深圳將推廣2011輛新能源汽車,電動出租車將再投放300輛。2012年,深圳的新能源公交車預計將達到10萬輛。
據悉,深圳對于低碳城市的發展計劃是:到2015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0%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2%左右;打造低碳排放的產業體系,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低碳產業,加大利用天然氣、核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不斷提高清潔能源比例,建設低碳清潔能源保障體系;從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的能耗方面推進減排,鼓勵企業開展碳排放盤查、碳足跡測算及產品碳認證,參與碳標準制定,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所,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推進城市空間緊湊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