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今年6月5日,國內首座“高原生態節能建筑”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的西藏自治區定日縣扎西宗鄉拉隆村落成。據說,與普通建筑相比,這種被稱為“節能建筑”的房屋,能夠最大程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那么,它是如何實現這些功能的呢?
首先,這項高原生態節能建筑示范工程保留了傳統藏族建筑風格,采用了當地的建筑材料土坯磚、鵝卵石。而在屋頂和墻壁加入了杜邦特衛強防水透氣膜,在不增重的情況下不僅可提升建筑的防水、防風性能,同時還可以起到保溫隔熱的效果。
其次,兩個卵石太陽能炕集熱和蓄熱可以利用卵石緩慢釋放熱量的特點實現蓄熱、放熱功能。
再次,臥室頂上設計的大面積蓄熱天窗,則改善了建筑的采光面積和采光性能。
最后,墻體材料采用了一種免蒸加氣塊的新型磚塊,使得夏季室內溫度比普通建筑要低2攝氏度左右,冬季則要高出4攝氏度以上。
綜上來看,這種“高原生態節能建筑”,通過被動式陽光間和空氣集熱器,利用陽光加熱陽光間中的空氣,與冷空氣形成循環,提高室溫。冬天省煤,夏天省電。只是在連續陰雨雪天的時候,需要用煤來輔助供暖,一個冬天用的煤非常少。它不僅改善了住戶的居住條件,讓住戶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而且,為住戶節約了大量資金,省卻了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