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委員會4月11日發布消息稱,黃河將首次對全流域入河排污口進行核查,以全面掌握流域入河排污口狀況。
近年來,黃河流域節能減排和水資源保護監督管理的力度不斷加大,黃河水資源質量逐步得到改善。但整個流域水資源形勢依舊不容樂觀,水污染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據黃河水利委員會今年1月發布的《2009年黃河水資源公報》顯示,2009年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達到42.05億噸,黃河干支流共有4457.3千米河長符合劣V類水質標準,占總河長的三成以上。各類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時有發生,黃河供水安全面臨的威脅依然十分嚴重。
此次核查范圍包括黃河流域內的入河排污口、支流、農灌退水口,同時對入河排污口的數量、布局、特性以及流域經濟社會概況、水資源開發狀況和歷史突發性事故的調查等,均做出了明確要求。為使監測數據準確、可靠,本次核查將采取切實可行的質量控制措施,要求全面、系統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數量、經緯度、地理位置,查清排入的水功能區、排污類型、排放方式、排放規律,確定廢污水入河量、主要污染物入河量等,建立流域各類入河排污口檔案和信息數據庫,為科學監管入河排污口和開展風險評估奠定基礎。同時,黃委會也將利用此次入河排污口核查的機會,宣傳、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提高節約、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