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二五”的節能目標已初步完成分解,各地已初定其未來五年的節能任務。根據十二五節能減排征求意見稿,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被分為5類地區,每類地區確定一個節能指標,其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分為10%—18%區間的5類任務。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與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目標的分配相比,此次目標分解程度有提升,將十一五節能減排完成的程度納入到考慮因素中,也充分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的均衡度。盡管這一方案在十一五基礎上進步不少,但仍然存在著不少缺陷。最明顯的莫過于第五類地區的指標過低,在這一點上應該是考慮到第五類地區減排能力,以及為經濟發展預留空間。
但這實質上反映了當前經濟建設與節能減排二者誰先誰后的問題。節能減排與當地的資源稟賦、能源消耗方式、能源計量方式密切相關,盡管這些因素已經納入參考范圍,但是仍無法進行細致的量化工作,能源大省山西省此次16%的目標或將推動其力主結構減排,對山西省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6年9月17日,國家發改委正式下發了“十一五”期間各地應完成的節能指標。全國的節能目標被分為八類;2010年吉林單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30%,山西、內蒙古下降25%,山東下降22%,云南、青海下降17%,廣東、福建下降16%,廣西下降15%,海南和西藏下降12%,其他省份降幅均為20%。然最后各省承諾的結果是,大多數省份為20%,山西、內蒙古從30%調到了22%,最低的海南省只分配了12%,廣西是15%,廣東、福建是16%,云南、青海是17%。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盡管目前眾多細節存在爭議,但是預計后期不會有太大變動。十二五期間更多的是通過結構性減排發揮主要作用,提倡將減排任務分解到每年進行,杜絕前松后緊以及十一五后期出現的限電停產等現象。能源利用的比例分配、三高行業的結構調整與升級將是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