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到“十一五”末,我國GDP躍居世界第二,達到39.8萬億元,年均經濟增長率更是高達11.2%。然而,2010年我國取代美國成為能源消費第一大國,同時還是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以對資源的無節制利用和環境的肆意破壞為代價的發展不可持續。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我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45億千瓦,其中水電9601萬千瓦、核電384萬千瓦。“十二五”要繼續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單位GDP能耗和CO2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
低碳發展清潔能源發力
“十二五”期間大力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發展清潔能源,成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當務之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電集團原總經理周大兵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我國用電規模雖然全球第二,但人均水平仍然很低。“美國人均裝機容量2000瓦,我國還不到800瓦”。他強調,經濟發展必須以節能減排為前提,“未來的能源需求將更多依賴于二次能源電力。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都可以長足發展,火電也要清潔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啟洲向本報記者透露,中電投“十二五”規劃中投資規模最大的是核電,其次是水電,第三是風電。他補充說,就公司自身而言,下個五年發展速度最快的將是風電,因為其基數較小,接下來是核電和水電。“火電發展步伐放緩,因為調結構就是調火電。”
全國政協委員、大唐集團原黨組書記、總經理翟若愚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排在企業第一位的。”
如何發展存在多種誤區
盡管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不少代表委員表示,外界對如何發展清潔能源仍存在誤區。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表示,為“十二五”制定15%的非化石能源消費指標不一定能起到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的目的。“是不是制定15%,我就完成15%?既然是要調結構,我覺得應該越高越好。不然指定一個數,簡單分配下去,大家都按這個數做,怎么還能起到調結構的作用呢?”他向記者解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