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污染目前對中國有無影響?放射性物質到底有多大影響,應該如何治療和防范?復旦大學核科學和放射醫學方面的專家表示,目前看來,中國民眾無須擔憂,不必恐慌。
未來一周日本核污染對上海無影響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15日表示,綜合這兩天連續不斷的環境監測和大氣分析,日本核污染近期對上海不會造成影響。
截至3月15日16時,上海市輻射環境監測未發現任何異常,監測結果處于正常環境本底水平。上海市尚未發現核電泄漏的相關放射性物質。
上海市氣象局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未來一周(3月16日~22日),日本福島至上海上空以偏西氣流為主。相對于日本,上海始終處于西風帶上游。從各層的風場結構分析,日本核電站泄漏產生的放射污染物,主要隨著偏西氣流向偏東或東北方向擴散,主要影響日本的中部、北部及其以東的北太平洋區域;日本福島地區的低空風向的變化僅限于日本福島本地及較近地區,對遠距離傳輸不起作用。綜合大氣分析,日本核污染對上海無影響。
氣象專家認為,近期上海的降水天氣主要由來自我國西南地區的暖濕氣流與來自西北地區的冷氣團交匯而產生,與日本本土的降水氣團無直接關聯,社會上流傳的降水期間不宜外出只是對于日本福島及附近地區而言。
據悉,對于從日本歸國的上海市民,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已經應用先進儀器及時進行了人體表面核污染和內污染檢查,從目前檢查情況來看,未發現受到核污染的患者。
我國居民目前不必戴口罩,能食用海魚
復旦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袁竹書透露,如果風向朝向中國大陸,沿海地區上空放射性物質會有濃度異常情況,但不至于造成對人體的嚴重危害。
復旦大學放射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吳錦海則表示,由于日本離我國還有2000公里,從目前數據來看,我國還沒有檢測到放射性污染。從風向看來,前幾天都是吹北風,今天開始吹東風,可能會影響我國沿海省份,“但目前還未檢測到,大家也不要恐慌,戴口罩還沒到時候。”
對于網上盛傳的不能食用海魚,吳錦海認為,能否食用海魚,關鍵要看放射性物質有沒有對海水進行污染,從現在的檢測數據看,海水還沒有受到污染,因為海水量太大,稀釋作用強;而今后怎么樣,還要看日本核電站爆炸和擴散的量,現在的量還不至于影響附近海域。
吳錦海介紹,輻射分兩種,體外輻射源對人體的照射稱外照射,而如果放射性核素被吸入到人體,再作為輻射源對人體的照射則稱內照射。如果大量的放射性元素被吸入到人體,則必須經過醫學處理,攝入藥物。對于已受到輻射的日本人,吳錦海介紹,在早期會有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嚴重的可能會有白細胞降低等癥狀。實習生 陳竹 本報記者 周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