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對誰錯?當歐美新能源企業紛紛向中國進軍時,中國新能源企業卻開始在歐美投資設廠。
“我們在美國的投資十分順利,2011年年中,產能將擴大到50MW。”作為最早在美國建廠投資的中國企業,尚德電力公關經理張建敏稱,在美投資是尚德電力的得意之作。
不過,與之對應的是,2011年1月,美國第三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商長青太陽能(Evergreen)宣布,其將于3月份關閉在美工廠,裁員800人,并將制造業務移至中國。
這不是個案。事實上,除了尚德電力,天威英利、阿特斯、賽維LDK等中國主要太陽能企業也在歐美展開投資,主要風能企業金風科技(20.17,-0.30,-1.47%)、華銳等,亦在謀劃在歐美建造生產基地。
而SunPower、FirstSolar、Vestas等歐美新能源巨頭卻熱衷于在中國投資設廠。
“實在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秘書長王月海對本報記者稱,包括風能、太陽能在內的中國新能源,到歐美投資建廠主要是為了避開貿易保護,“總體規模不會太大,畢竟歐美成本實在太高”。
晶澳太陽能CEO方朋也對本報記者表示,就太陽能制造技術而言,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但“市場主要在歐美,到當地去投資建廠是把握市場的重要手段”。
到美國去投資?
2011年1月,在中國貿易代表團訪美之行中,中美兩國政府與企業簽署了多項協議,總額逾400億美元,其中僅清潔能源領域就超過200億美元,范圍涉及核電、風電、太陽能、水電、智能電網等多個領域。
去美國投資,已是中國清潔能源的發展熱點,尤其是太陽能領域。
以尚德電力為例,其2009年11月即宣布在美國進行投資。據尚德電力提供的資料顯示,其廠址設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古德伊爾太,投資約為1000萬美元,形成約30MW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年生產能力。
據張建敏介紹,上述美國組件廠已建成投產,并將于2011年年中將生產能力擴大到50MW/年。
而尚德之所以如此早地在美國投資設廠,是因為“市場出現了變化,看到了很多美國太陽能市場崛起的預兆”,張建敏稱,近兩年美國太陽能市場快速發展,希望在美建廠投資來快速占領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