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我們需要搶抓時代機遇,全力搶占太陽能光伏產業這一全球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制高點。”3月3日,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
今年兩會劉漢元帶來了名為《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撐我國和平崛起》的提案,并在提案中指出,無論從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出發,還是從中國自身的根本利益內在要求出發,我國都需要堅定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覺醒,尋找并開發可持續發展的情節能源,根本性地解決我國及世界能源危機和二氧化碳排放問題,這對于人均資源明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經濟快速發展、能源消耗迅速攀升的我國來講,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在劉漢元看來,在眾多新能源種類中,太陽能因其能量轉換利用的直接性和轉換效率的高效性,而成為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新能源。
劉漢元認為,在能源革命過程中崛起的新能源產業,有望成為未來30年產業規模最大的行業。鑒于此,劉漢元提出,我國政府應該制定一個真正的國家能源戰略,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種資源參與到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過程之中,去推動解決面臨的能源問題;還要解決上網電價的問題,讓有能力的市場主體按照確定的上網電價去規劃投資規模與投資方式,并保證所發電量能夠被電網企業收購以及投資收益;此外,還要建成智能電網,用社會化的機制和社會化的資源去解決新能源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劉漢元表示,如果利用我國光熱資源最豐富的西北部國土的1%,即約1億畝包括西藏、新疆、青海、內蒙古,和四川的甘孜、阿壩、涼山等我國西北部土地來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就可以實現50億噸到62.5億噸標準煤的能源開發,相當于目前我國能源使用量的2倍左右,我國就基本能夠解決未來的全部能源問題,就可以形成中國和平崛起的永續來源供應基地。從原理的角度,從科研的角度,從一個新興產業展望的角度,這種實施途徑的可行性和實現的可能性可達99%,這就需要我國在新能源發展問題上敢于打破舊觀念,進一步實現政策制度的大膽革新,并超常規大步前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