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政協常委、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玉鎖接受了《中國能源報》的采訪。他提出,為實現我國提出的2020年節能減排目標,建議加快太陽能源推廣應用和落實余熱發電系統并網政策。
王玉鎖說,目前我國在太陽能源的推廣應用領域還存在一些制約:首先,雖然國家通過鼓勵太陽能電站建設,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生產,但由于傳輸成本和應用成本較高,制約了太陽能源在城市等耗能地區的推廣應用;其次,太陽能發電與傳統能源發電在并網價格和使用價格上差別不大,使能源消耗企業沒有足夠的壓力和動力使用太陽能;再有,太陽能項目在并網許可發放和建設審批等環節存在一些障礙,影響了企業生產和使用的積極性。
為了促進太陽能源的推廣應用,王玉鎖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強化政策引導,增加太陽能生產端的動力。在國家總體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標的基礎上,制定不同區域、不同規模城市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標,尤其是太陽能源的占比指標,以提高地方發展太陽能的動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在工商業建筑、辦公樓宇等公用設施上使用新型太陽能建筑材料,實現太陽能發電建筑的自發自用。
第二,加強稅收調節,提高太陽能應用端的積極性。通過建立稅收調節機制,一方面對使用傳統能源發電的污染和耗能企業增加稅收和并網成本,提高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使用太陽能發電自發自用的企業給予稅收返還等優惠政策,增強高耗能用戶使用太陽能源的積極性。
第三,成立協調推進機構,解決太陽能的應用瓶頸。建議在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成立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協調推進機構,統籌安排和協調解決電網公司、土地部門、建筑部門、環保部門、財政部門等各方面的關系,切實消除企業和用戶在使用太陽能源方面的各種障礙,真正促進可再生能源推廣應用規劃目標的實現。
王玉鎖還指出,當前我國工業系統的能源利用方式比較簡單和粗放,供電和供熱分離,能源整體利用效率不高。而以余熱發電為代表的熱電綜合利用方式,可以大幅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尤其在化工、水泥、鋼鐵、冶金等高耗能行業,更具廣闊發展空間。
他同時指出,在實際操作中,余熱發電卻遇到了諸多困難和障礙:并網發電辦理手續繁瑣,審批時間長;許多地區的電網企業收取“上網費、并網費或管理費”等不合理費用;以及發電機組參與調峰,往往不能滿負荷運行,影響運行效率。
因此,為解決我國工業配套余熱發電系統在并網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王玉鎖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盡快制定并完善鼓勵熱電聯產和余熱利用發電并網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明確余熱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制定余熱發電上網的價格標準和電價補貼辦法。同時,出臺支持余熱發電項目的財稅、融資等其它優惠政策,提高政策可操作性,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并強化執行監管,確保各項政策及時落實到位。
其次,加強對非電力行業余熱發電企業的管理,抓緊編制余熱發電技術評價方法與標準,規范非電力行業余熱發電的設計工作,加強對非電力行業余熱發電企業生產運行的監督管理,提高余熱發電機組運行的可靠性。
最后,借鑒國外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思想和經驗,把余熱利用發電系統看作是直接安置在用戶附近的分布式發電裝置(簡稱DG),享受分布式能源相關優惠政策。余熱利用發電系統生產的電力供用戶自用時,不足部分由電網補充,出售給電網時,要友好供電,形成分布式發電系統與電網密切合作、相互發展的格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