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熱發電在技術、設備等各方面條件已經比較成熟,不僅央企巨頭已經開始在西部“圈地”投資建項目,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將目光瞄準光熱發電領域。多做準備,先做起來,兩三年之后,中國的光熱發電有望迎來大發展。
近年來,與風電和光伏電站建設的風起云涌相比,光熱發電幾乎是“被遺忘的角落”。然而,2011年可能將會出現轉機。近日,隨著內蒙古50兆瓦槽式太陽能項目的招標,新能源格局的全新畫面清晰可見:光熱發電產業蓄勢發力,前景廣闊。
“慢熱”的光熱發電
1月20日內蒙古熱發電項目開標,這是國內首個光熱發電特權招標項目,該項目于2010年3月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標志著我國光熱發電朝商業化邁出重要一步。內蒙古熱發電項目最初的參與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馬勝紅表示:“其意義相當于2009年7月敦煌10兆瓦光伏項目招標,那是國家第一批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
據悉,內蒙古熱發電項目自獲批時,就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光熱發電是下一個新能源投資的藍海。”某證券公司在一份新能源行業報告中這樣表述。
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也提到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事實上,在不少人還對光熱發電不了解的時候,光伏發電在我國已成氣候,國家和地方均制定了明確的產業發展規劃,并給予項目補貼、上網電價補貼等政策扶持。目前,國家已先后兩批進行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招標,首批10兆瓦在敦煌建設,第二批280兆瓦,涉及6個省(區)、13個項目。與光熱發電相比,光伏發電似乎得到了優先發展。
馬勝紅認為,并不是國家優先發展光伏發電,而是過去幾年國際光伏行業的快速增長趨勢催生了國內的投資熱潮,光伏發電率先發展是市場現實條件使然。目前光熱發電在技術、設備等各方面條件已經比較成熟,到了開始發展的時期。
馬勝紅表示,太陽能光熱發電在國際上已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熱點,國內在技術上也已經不存在障礙。
2005年,國內最早的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電站——南京江寧區70千瓦塔式電站建成并發電成功。
“2010年1月,高效規?;柲軣岚l電研究被納入國家973計劃。我們正在參與一個973項目——在北京延慶建設的1兆瓦塔式光熱發電項目,目前正在調試中,預計今年‘五·一’前發電。”馬勝紅說。
2007年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2010年光熱發電達到50兆瓦,光伏發電達到20兆瓦。“如今,光伏發電肯定已經達到目標,光熱發電的發展稍微慢一些,但隨著內蒙古熱發電項目開標,這一行業的發展指日可待。”馬勝紅表示。
此前,973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電氣協會副理事長黃湘預測,如果到2020年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開發達到3萬平方公里,將能夠解決全國總用電量的30%-35%,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可達22.5萬億-30萬億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