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無論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高達6萬元補貼、16家央企組建電動車產業“國家隊”,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草案的曝光、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大躍進”,可以說,在過去的一年里,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最給力的話題之一。
“十二五”期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主旋律。
在中國汽車產業的“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被列為中國汽車行業今后5年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國家節能減排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能源汽車更是被列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繼續在資金和政策層面給予重點支持。
新能源汽車迎來政策春天
從誕生之日起,新能源汽車就成為了國家政策的寵兒,市場培育、研發扶持,不一而足。
早在2009年2月5日,財政部和科技部共同出臺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混合動力汽車進行最高每輛6萬元的補貼政策。
同時,國家針對新能源動力汽車的產業化又推出了“十城千輛”計劃,將在連續3年內,每年發展10個大中城市,每個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務、市政、郵政等領域推行1000輛新能源汽車進行商業化示范運行。
進入“十二五”,新能源汽車也跨入產業化階段。此時的政策更是層出不窮?!豆澞芘c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年至2020年)》和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草案相繼面世。兩者的目標直指產銷量世界第一的寶座。
隨后,由國資委牽頭成立了“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俗稱“國家隊”也正式成立。該聯盟將整合中央企業資源,發揮其整體優勢,形成合力加快推動我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聯盟的方式,促進企業間的合作與協同發展。
“現在的汽車產業,是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是一個多元的模式。聯盟的成立有助于央企之間互相溝通產業、行業、技術、產品、市場方面的信息,搭建一個平臺,利用國資委這種部門的力量,在技術上可以得到更大的支持,資金上,推進電動車的市場化。”全國汽服委汽車咨詢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張志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除了政策支持外,新能源汽車的“錢途”亦是不可估量,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草案稱,未來10年政府財政投入1000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國內車企發布新能源汽車投資規劃,少則幾十億,多則上百億。地方政府的新能源產業基地投資規模均不低于十億元。
事實上,無論是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高達6萬元補貼、16家央企組建電動車產業“國家隊”,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草案的曝光、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大躍進”,可以說,在過去的一年里,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最給力的話題之一。
在諸多利好政策的支撐下,業界對于2020年產銷量達到1500萬輛以上的目標都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陳全世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只要技術能有所突破,將購車用車環境發展好,并形成統一的標準規范,2020年實現產銷1500萬輛的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