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碳”的憂慮因天氣的異常寒冷“聲聲告急”,似乎是為了讓關于替代能源的研討更加生動迫切,昨日的漫雪飄飛令香格里拉酒店整棟老樓的灰褐外墻都蒙上了一層白色。
瑞銀(UBS)大中華區年會的首場產業研討會就在二樓舉行。而昨天所有的研討分會中,新能源不僅打出首炮,還比其它分會多持續了半小時。或許是出于刻意的安排,最后一場分會收尾于對傳統能源煤炭的研討。
政策分化
“面對‘十二五’,地方政府與國家層面其實會出現一個支持政策的分化。 ”深耕煤炭行業、裝備制造業的瑞銀證券分析師牟其崢告訴記者,國家會繼續支持大型裝備,而地方政府及民間最大的投資仍是太陽能。
在她看來,國家層面圍繞能源戰略及安全的角度,將大力扶持大型水電站、核電與風電,“還有投建大型火電發電站,因為大型火電站60萬千瓦的超臨界和100萬千瓦的超臨界從煤耗上說是大大降低的,大型機組的耗煤及它對外的排放比小機組有效得多。 ”
而根據她的調研,就太陽能投資一塊,地方政府的熱情實際要比中央高漲得多。記者統計也發現,目前約有18個省打造光伏基地,100多個城市將太陽能作為支柱產業。與當年發展半導體業如出一轍,各級地方政府對太陽能項目的招商引資使出渾身解數,包括優惠上網電價、土地政策的打包組合等等。
“現在還有哪種投資如此之大,項目審批卻只要實行備案制呢? ”一位從事光伏產業十余年的資深人士對記者分析道,太陽能是國家鼓勵的產業,所以審批門檻低,地方又亟需產業升級,再加上對GDP的拉動,簡直“一石三鳥”。
不過,對于這種現象,新光硅業科技公司總經理陳紹章坦言,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盲目上馬。
“很多地方其實沒有配套,比如說氯堿,后面的有機化合物、副產物怎么處理,如何排污,對環保承載能力如何考量等等都值得反思。 ”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