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to C”模式漸熱
“越接近同網電價,變成B to C模式的比例也就越大。”
在歐洲,因為戶用系統逐漸受追捧,光伏產業正在由傳統的“B to B”模式轉為“B to C”模式。
一名資深業內人士介紹,因為歐洲地域面積小,大型光伏電站的項目越來越小。相比之下,商業、工業、倉儲等的大型屋頂項目逐漸增多,這都使終端客戶的選擇成為關鍵。
“以前光伏組件運到港口就被搶購一空,客戶都是大型的客戶,但是現在的行業趨向是小客戶比較多,你需要讓客戶更加的了解你的產品。”劉佳勇說。
為了讓所有的光伏產品離終端的客戶再近一點,劉佳勇以不到1億元人民幣在法國購得800畝地,擬建成“歐洲新能源陽光谷”,其中一個功能是 “建成光伏太陽能產品的集散地”。 “客戶來選擇光伏產品就像進超市一樣。”
此外,常見的光伏企業的“體育贊助營銷”也顯示出光伏行業“B to C”模式的趨向性。
去年6月,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太陽能技術貿易博覽會上,英利綠色能源對外宣布成為2014年巴西世界杯官方贊助商。此后,阿特斯太陽能、天合光能等都效仿此舉。
最新的消息來自于晶科能源。2月2日,晶科能源宣布正式成為西班牙瓦倫西亞俱樂部的主贊助商。在北京時間2月2日舉行的瓦倫西亞主場迎戰巴塞羅那的西班牙國王杯半決賽中,“晶科能源”首次出現在瓦倫西亞的球衣胸前廣告上。
“越接近同網電價,變成B to C模式的比例也就越大。”一名資深業內人士說。他解釋,所謂“同網電價”,就是光伏上網電價和常規電價同價,并不接受補貼。
根據德國《可再生能源法》,用于補貼的錢不是來自地方政府財政,而是要德國電力消費者掏腰包。也就是說,德國太陽能補貼推高了每家每戶的電費。如今,德國民眾正承受著歐洲第二高的電費,僅次于丹麥。
德國《明鏡周刊》稱,盡管政府曾嘗試下調電價,但2011年德國平均每戶還是多支付了130歐元來“力挺”綠色電力。
對此,王學軍表示,一旦光伏電站發的電可以不賣給電網,而是進入市場交易體系,那么隨著組件價格、系統成本的下降,同時伴隨著傳統電價的上升,這兩條曲線必然出現交集。“德國非??赡茉诮衲陮崿F光伏電量平價上網,這也是我們對德國市場抱有希望的根本原因。”
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卻表示,“學界一般認為光伏發電在2020年之后才可能實現平價上網,有的國家也可能在2016或者2017年實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