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能源危機的日益凸顯,低碳節能的推崇力度加大,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水源熱泵作為節能產品成為關注重點,記者從“第三屆2010中日熱泵與蓄熱技術交流會”上獲悉,截止2009年,全國累計節能建筑面積40.8億平方米,其中地源熱泵使用總面積已達1.39億平方米,市場相關產品銷售總額已超過16億人民幣。預計到到2020年,我國的地源熱泵市場規模將比目前增長5~8倍。
從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全國地源熱泵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偉在會上的講話中了解到,在新建建筑節能方面,截止2009年,全國累計節能建筑面積40.8億平方米,可形成約3600萬噸標煤的節能能力,每年可減排CO2約9360萬噸。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截至2009年采暖季前,北方15省市已經完成節能改造面積共計10949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上海、江蘇、湖南、深圳等南方省市也開展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對過渡地區和南方地區開展這項工作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另外,記者還獲悉,在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運行體系建設方面,全國共完成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統計9359棟,確定重點用能建筑2647棟,完成能源審計2175棟。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方面,2009年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啟動了“太陽能屋頂計劃”,共支持了111個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組織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和“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確定了44個示范城市和86個農村地區縣級示范。截至2009年底,全國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11.79億平方米,淺層地能應用面積1.39億平方米,分別比2008年增長了14.2-35.4%。
隨著我國熱泵應用情況呈逐年上升趨勢,截止2009年,我國地源熱泵使用總面積已達1.39億平方米,市場相關產品銷售總額已超過16億人民幣。并且,市場份額也正逐年從外資品牌占有大量市場份額向國有自主品牌漸成主導轉變。這些喜人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近年來國家對于地源熱泵應用所出臺的一系列相關國家及地方性政策的支持與推動。專家對我國地源熱泵發展趨勢做了預測:隨著氣候變化與可再生能源應用的要求、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和人均居住面積的不斷提高、設備更新換代等客觀需要,我國地源熱泵技術的發展趨勢將主要集中于土壤熱響應試驗、系統適應性分析、相關分析計算軟件的開發及應用、地源熱泵系統與太陽能系統結合利用、地源熱泵系統與蓄能系統結合應用等方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