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基金會舉辦「臺灣2010年代表字大選」,結果由「淡」字脫穎而出,然在太陽能產業,每年也不乏有研調單位選出十大焦點,而在2010年的大回顧中,根據專業太陽能網站舉辦的全球十大太陽能焦點事件中,由「應材退出薄膜設備供應」最令人印象深刻,而在成長最為強勁的中國太陽能市場中,也列舉出幾大事件,包括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多晶矽狂缺以及中國十二五計劃大推太陽能產業等,為今年中國太陽能產業最重要的「大事件」。
而就臺灣市場,盡管近期太陽能產業自高峰回落,但就全年回顧來看,「缺」字應該是國內太陽能產業的共同印象,今年無論是外在的大環境變動或產業本身,都有許多瘋狂的現象。
瘋狂市調,研調機構頻上修預估值
太陽能產業的動態性,可從市調機構屢次調整其對市場的預估值看出,其實在2009年金融海嘯時,許多市調機構在市場信心低落下,即紛紛評估2009年太陽能市場恐怕會出現近年來未曾出現的市場衰退現象,但事后證明,即便2009年景氣跌落谷底,但全年太陽能市場仍是持續自2008年向上成長。
以市調機構Solarbuzz在2009年底時,首次估計2010年太陽能市場裝置量約在6-10GW的水準,而后市況隨著德國政府擬分次下修電價買回費率而陷入趕裝潮,年中時Solarbuzz上修全年太陽能市場需求約為15.2GW,而到年底時,又二度上修今年總市場約達16.3GW的水準,可見太陽能市場之難以掌握。
無獨有偶,另一家市調機構iSuppli于今年4月份大幅上修2010年太陽能市場規模,由原先的8.3GW大幅上修至13.6GW,年增率為92.9%。
至于明年度,在景氣不明確下,已有數家研調機構做出明年的預測值,包括集邦科技預估明年全市場裝置量約15.5-20GW、Solarbuzz預估明年是20.4GW、MIC則預估約15.6GW,但不確定因子仍多,也許明年各市調機構的展望仍會再變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