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動土開工典禮不間斷
今年臺廠市況火熱,訂單滿手,臺廠也大興土木,「新廠動土典禮」不間斷,從年初開始,包括達能、旺能、昱晶、中美晶、新日光、綠能、太陽光、旭晶等廠商陸續舉辦盛大的動土或開幕典禮,上下游客戶互相捧場,故也常在不同的動土典禮看到不同廠商的原班人馬到場慶賀,往往一個動土典禮中臺廠齊聚,等于小型InterSolar展。
而就編者的角度,2010年至少在臺灣就趕攤了7-8家太陽能廠商的動土或新廠開幕典禮,等于平均1-2個月就有一家廠商動土建廠,也算是產業奇觀,而在今年一波動土潮后,可以想見的,明年應該又有一波新廠開幕典禮會陸續進行。
除了臺商在臺灣大擴產外,今年臺商在海外的太陽能廠動土典禮也不少,包括聯相、友達的山東天津太陽能廠動土,中環旗下的富陽光伏在南京動土,可見產業之盛況。
瘋狂匯率歐元貶/臺幣升兩次學習
匯率變動的問題對太陽能業者的影響已不是新聞,但一年內兩次匯率的大波段變動,則是今年罕見,首先是自2009年低到2010年上半年,因歐債風暴等因素歐元一路狂貶約15%,而臺廠又幾乎8成的營收都來自于歐洲市場,故在此波歐元貶值風暴中,臺灣的太陽能產業也身陷在此風暴中心,在此教訓后,業者也調整方向,在售價的訂定時多加上匯率的條款,當歐元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價格就可以調整,也算是學得經驗。
而在上半年甫經過一波歐元貶值后,下半年臺幣的大幅升值又是一次考驗,臺幣在2010年Q4正式看到2字頭,對太陽能產業來說,毛利率、業外匯損可能都會造成沖擊,業者預估,若臺幣升值1元,對太陽能毛利率約影響0.5-1%,影響性可觀。
太陽能產業幾乎高度與政策連動,2008年因西班牙政策而大好、2009年則因西班牙補助下調以及金融風暴等因素大壞、2010年又因為德國補助擬下修而大好,僅管當前市場對2011年的太陽能景氣缺乏信心,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每年回顧產業大事件,也可說是為未來的產業變化做準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