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出任日本首相的民主黨代表(即黨首)鳩山由紀夫7日說,他將堅持民主黨在其“政權公約”中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25%的中期目標。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目標很難成為政策實行,不僅是因為它比日本已經確定的中期減排目標高得多,更是因為鳩山提出該目標時設定了一個不可能的前提,即所有主要排放國都要減排,這與聯合國的有關氣候公約背道而馳,企圖把本不具有減排義務的發展中國家納入減排范圍,模糊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責任。
鳩山當天上午在參加一個有關環境問題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講時說,減排25%是民主黨的公約,他將動用一切政策手段實現這一目標。
不過他也同時表示,僅日本一國提出減排目標并不能阻止氣候變化。日本對國際社會作出上述承諾的前提是,所有主要排放國就積極的減排目標達成協議。
而關于對發展中國家的減排援助,鳩山表示,發達國家應對積極致力于溫室氣體減排的發展中國家給予資金和技術援助。具體援助方式將在新內閣成立以后立即開始研究討論。
鳩山還說,他在正式成為首相后將出席將于9月22日在美國紐約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問題首腦會議,并向國際社會更加具體地闡述自己的主張。
民主黨在其“政權公約”中提出到2020年比1990年減排25%的中期目標,遠高于現任首相麻生太郎今年6月提出的比2005年減排15%(相當于比1990年減排8%)的中期目標。但日本經濟界認為這一目標太高,會過多增加負擔,不利于經濟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