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啟動一年多來以來,中國的水務市場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持續保持15%的年增長率。2010年,我國供水投資將達到2000億元;同時,污水處理率將達到60%,用于污水處理的總投資將達到4000億元。
自動化、信息技術是水行業開展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專家表示,未來水處理控制系統將是集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網絡技術、智能化于一體的系統。水處理工業自動化控制的網絡化作業、智能化作業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導優勢。在“十二五”即將開局之際,筆者從行業的角度,探討了水處理行業中的市場趨勢與技術熱點。
亞控水處理自動化解決方案
“十二五”水處理自動化市場巨大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表示,“‘十二五’總體戰略將從‘十一五’的‘控源減排’向‘減負修復’過度”。技術產業化與強調企業管理和技術的介入,也正是我們環境事業全面走向實踐的有力保障。目前,工業企業處于基本達標狀態,深度和穩定性都不夠,“十二五”期間要使其達到在達標基礎上,進一步按照區域總量控制的要求深化治理。
“十二五”期間,投入的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約3000~5000萬t。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要加強運營的監管,包括污水處理廠負荷率的提升、污水收集管網的完善、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建設運行,再生水的利用。同時將加強畜禽養殖企業的廢物綜合利用和農村綜合環境治理。
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重點建制鎮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1993座,總處理能力超過1億立方米/日。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項目2360個,可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6400萬立方米/日,在建和已建項目處理能力總和預計可達1.6億立方米/日,成為污水處理能力短期內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自動化、信息技術是水行業開展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水工業市場的快速壯大為自動化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推動水行業提升自動化水平,用信息技術武裝水行業”,工信部節能司綜合利用處處長黃建忠表示,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將解決水行業生產水、供水的過程控制與管理智能化,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最大程度地實現環境保護和最大限度的水的循環利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