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用配網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供電線路損失情況
據承德地區統計分析,供電部門管理的10kV農網和城網線路功率因數大都在0.65~0.85之間,非電業管理的企業用戶,其內部10 kV配網功率因數在0.85左右;由于大部分380 V用電線路動力設備實際出力比額定容量小及家用電器的特性決定了其功率因數偏低,線損偏高。
10kV與380V電網功率因數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無功補償設備集中在變電站10kV側,只對10kV以上電網具有補償作用,沒有實現無功就地補償,380V配網無功投入不足,缺乏可靠實用的無功補償設備以及合理的補償方式。無功功率不足,是功率因數低的主要原因,造成了10kV及以下配網有功功率損失較大。根據承德市區2001年統計數據,10kV公用線路線損率10%,無功補償量基本上是0,平均功率因數為0.8,降損潛力非常大。
有功功率損失可按式(1)計算:
式中△P——有功功率損失;U——網絡電壓;P——有功功率;Q——無功功率;R——網絡電阻;cosφ——網絡功率因數??梢钥闯觯篶osφ下降,△P增加。為簡化計算,可按式(2)計算: 請登陸:輸配電設備網 瀏覽更多信息

式中cosφ1——原有功率因數;cosφ2——提高或降低后的功率因數。
因此,cosφ與線損的關系非常密切,努力提高cosφ是降低線損的重要措施。當P、U基本不變時,cosφ和配網△P的數量化關系見表1和表2。

1.2 配變損失分析
配變所消耗的無功功率僅次于感應電動機,約占無功功率的20%。兩網改造中考慮解決過負荷問題較多,在選擇變壓器容量時往往不經過調查,沒有與實際負荷配合,只選擇容量大的變壓器,而配變負荷的特點是用電時間集中,白天和后夜多數為輕載或空載狀態,由于變壓器負荷電流小,同時受空載勵磁損耗的影響,功率因數較低,空載和輕載時變壓器自身功率因數只有0.5~0.6,消耗的無功功率占變壓器容量的10%左右。
以承德市區2002年底統計,擁有公用配變400臺,總容量73341kV·A,按上述方法計算,無功損耗約7000kVar,每年有功損失電量為588萬kW·h,城網統一調整電價為0.49元/(kW·h),直接經濟損失288萬元。
1.3 10kV及以下公用配網無功補償情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