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污水處理廠已經成了江蘇處理生活和工業污水的重要設施,但是由此產生的污泥,正成為一些地方新的污染源。記者了解到,困擾污泥處理的關鍵,在于含水率太高,導致體量過大,處理成本過高。
不少填埋場 拒絕接收污泥
眼下,污泥處理多數是填埋和焚燒。南京市大大小小50多座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的污泥保守估計有1000噸。處理方式,填埋占55.8%、焚燒占31.1%、制肥占10.9%,而建材利用僅1%多一點。
污泥處理的最大難題是含水率過高。東南大學有關專家介紹,按照國家最新標準,送入填埋場的污泥含水率應為60%,但南京普遍都在80-82%左右,有的高達90%以上。含水率過高,粘性大,無法與其他垃圾均勻混合,阻礙了填埋場垃圾的生物發酵、降解過程。不少地方填埋場已經拒絕含水率大于60%的污泥進入場地。
記者日前在南京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水閣填埋場看到,大量濃黑的垃圾滲透液日夜不停地涌出,處理起來異常麻煩。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污泥填埋占用大量土地,日夜產生浸出水,容易二次污染,還有引發填埋場滑坡的危險。目前,水閣填埋場空間日漸匱乏,尋找新的填埋場已經提上日程,這是讓市長撓頭的難題。
污泥焚燒 每噸最高補貼200元
除了填埋,就是焚燒。由于含水太高,必須在焚燒爐內添加燃煤以助燃,政府為此不得不給電廠以補貼,否則電廠也會關門拒收。
眼下,南京焚燒處理污泥的費用在157元/噸,而有的地方則接近200元。同時,焚燒處理使用的是電廠原有的燃煤鍋爐,如果配套的煙氣處理裝置不完備,極易造成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