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門將繼續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
“十二五”啟航在即,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細說中國環保工作已取得的成績和未來五年的發展圖景。
回眸“十一五”,環境保護部的成立無疑是中國環保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2008年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正式批準成立環境保護部。與此同時,從國家到地方的環境行政執法監督的完整體系也正式形成。
周生賢說,組建環境保護部,表明環保工作進入了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主干線、主戰場和大舞臺。昭示了中國發展和前進的方向。
作為共和國首任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2008年履新時曾許下諾言,要為人民的環境健康鞠躬盡瘁。
過去五年里,中國環保部門積極開展規劃環評;集中力量推進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不斷創新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農村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環境監管機制。
目前,中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脫硫機組裝機容量均得到大幅提升。“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目標提早一年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提早半年完成。
雖然中國環保工作亮點頻現,但許多老百姓反映,環境質量改善并不明顯。
周生賢解釋說,發達國家二三百年工業化過程中產生的環境問題,在中國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集中出現。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周生賢把當前中國的環境形勢概括為:局部有所改善,總體尚未遏制,形勢依然嚴峻,壓力繼續加大。
他表示,一些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注重末端治理的老路,中國走不通,也走不起。中國必須探索走出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保新道路。
目前“十二五”環保規劃正在制定當中。周生賢透露,“十二五”期間,環保部門將重點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深化規劃和建設項目環評,明確生態功能區劃;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將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種類增加到四項,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制。
——加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進一步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改善城市和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抓好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加強重金屬、危險廢物、土壤污染治理。
——加大典型案件掛牌督辦、責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集中開展沿江沿河環湖化工企業綜合整治工作。
——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大以獎促治力度,全面啟動“連片整治”示范工作,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
周生賢表示,環保部門將以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努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