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市場微利時代來臨的情況下,各行各業的'圍城'意識彌漫,行業市場經濟高度甚至過度競爭,要求企業在專業領域獨領風騷,但這同樣需要你變化、創新。那么究竟如何變化,如何創新?市場的新機遇又在哪里呢?在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看來,從目前市場上在暖通、熱水器行業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新貴產品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市場快速發展的狀況中,我們也許能找到一種新的、令人興奮的答案。
發展的機遇
能源的緊張和電力裝機容量的改善、技術進步、國家的政策傾斜以及全社會大力節能降耗等外部環境因素,為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品牌的切入帶來了發展的契機。
能源的緊張和電力裝機容量的改善,我國自1993年成為石油進口國以來,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在內的能源安全問題已經引起海內外政府、學者普遍關注。隨著國際油價、煤價、氣價的不斷攀升,國內企業民眾所承受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2005年,我國增加5055萬千瓦發電容量,總裝機超過4.4億千瓦。而隨著國內三峽工程、向家壩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等樹10座大型水電站,秦山二期、三期、田灣、嶺澳核電站等4座核電站的完工,國內的電力狀況將大為改觀。能源價格的攀升以及國內電力狀況的改善加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節能性是推動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市場增長的重要因素。另外,熱泵制造生產廠商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推廣的前期,眾多熱泵廠商堅持不懈地宣傳和引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鍋爐產品的更新換代要求,推動了熱泵產品增量的增長。
國家政策的傾斜
依照2003-2006年這3年能源消費增長趨勢來看,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分析,到2020年能源需求量將高達40多億噸標準煤。如此巨大的需求,在煤炭、石油和電力供應以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伴隨著不斷攀升的能源價格,促使國家更加重視節能問題。2006年8月23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指出能源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必須把節能擺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明確提出實行節能稅收優惠政策。今后將對節能產品在稅收和研發上給予政策性傾斜。各地方政府不斷出臺給予節能產品的優惠政策,如廣東、上海、江蘇等多數城市出臺相關規定,淘汰高能耗低產值的煤、油鍋爐產品,并督促電力系統在電力價格上給予優惠。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傾斜,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熱泵產品消費的增加,促進了熱泵產品增量的增長。
企事業單位決策者以及大眾的觀念改變
隨著能源價格的不斷攀升,民眾對改善自身居住環境越來越重視。企事業單位決策者和民眾在考慮熱水項目上,除了考慮好安全以外,更重要的是考慮環保和節能,熱泵熱水器的環保和節能性正好符合大家的要求,這為產品的銷售增長創造了極大的空間。熱泵企業借助良好的品牌形象,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全套服務的同時也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增長。
行業新技術的發展
空調制冷大市場專家認為,熱泵熱水器近幾年的飛速發展,顯然不僅僅是對整體熱水器市場的補充,更是針對國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大前提下,根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行了有針對的產品開發和完善,符合國家和消費者的共同利益。但是縱觀世界整個熱泵行業,國內的熱泵技術跟國外熱泵企業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以日本為主的熱泵企業已經通過努力研發出等溫狀態性良好的CO2熱泵,這種熱泵能夠在低溫狀態下產生高溫熱水,出水溫度可以達到100℃以上。2003年,日本CO2熱泵熱水器的產銷量為7萬套,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近50萬套,市場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國內在這塊還是空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