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遠勤山,人們首先會想到他的三個特點:第一是老成持重;第二是講起話來很有鼓動性,聽的人常常熱血沸騰,不由得想好好成就一番事業;第三是天生一個商人的“材料”,幾億幾十億的錢他一拍腦門就算出來了,不過,他個人資產能達到數億元卻絕不是靠拍腦門想出來的;其次就是他特殊的“雙重角色”,即山西通達集團董事長和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成立10年來聘任的首位中國籍總經理。
就這樣,遠勤山一邊打工,一邊做老板,輕松演繹著精彩的人生創業故事。
最初的資本積累,最辛苦也最快樂
遠勤山每次談到自己的創業歷程,總會跟別人開一句玩笑:“你要是比我吃的苦多,我可以把我的資產全送給你。”
遠勤山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元錢上面的拖拉機圖案。少年的他家中很窮,家人給一元錢能激動好多天,舍不得花掉,就每天拿出來對著陽光看上面的圖案。“窮則思變”,1987年,19歲的遠勤山懷揣著從親友處籌借的幾千元錢踏入商海。聽說賣摩托可以賺錢,沒有經驗、沒有門路不可怕,年輕的他有的是力氣,也有的是不服輸的精神,他自己先到江蘇南京買一輛摩托,然后騎到山西運城賣掉,雖然一路上餐風露宿需要兩三天時間,但每次都能賺幾百元錢。反復幾次有了些積累之后,遠勤山開始組織青壯后生一起去“倒車”,慢慢地錢賺得多了,倒車的經歷也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摩托車知識,他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鋪子,誠實守信為他贏得了信譽,也贏得了財源。修理鋪變成了銷售公司,善于動腦、喜歡琢磨的他很快以市場拓展快、經營有方贏得了眾多名牌摩托生產廠家的信賴,并成為這些廠家在山西的總代理。
短短幾年,他的企業就由當初的經營面積不足100平方米、總資產不足10萬元發展為集摩托車批發、零售、儲運、配件供應和服務為一體的集團化公司,總資產達到了一億元,實現了最初的資本積累。
談起那些日子,遠勤山說:“那一段時間最辛苦,也最快樂。”不過,到了“錢能生錢”的時候,能吃苦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和把握機遇的能力。1997年,遠勤山組建了山西通達集團,正像這個企業的名字一樣,遠勤山的事業從此開始步入了快行線,汽車銷售、房地產開發、對外貿易以及摩托車生產制造等,集團的業務范圍迅速擴大,成為擁有21個成員企業、18個分公司、12個辦事機構、1600多個營銷服務網點,管理總資產近20億元、年銷售收入達20多億元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多元化企業集團。
山西通達集團在2000年度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名列第30位,遠勤山也成了當地一顆耀眼的企業家新星,先后獲得了“山西省優秀青年管理工作者”、“山西省再就業功臣”、“優秀企業廠長經理”等一系列榮譽。剛剛步入而立之年就取得如此佳績,足以讓許多同齡人“仰而觀之”,但正像所有成就大事業的人一樣,遠勤山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他說:“我要在更大的舞臺上跳舞,要在實現自身價值中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2002年元月,在摩托車行業摸爬滾打了14年的遠勤山被中外合資企業——洛陽北方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聘為總經理。
談起北易公司,行業內的人沒有不知道的。這個由世界聞名的大財團正大集團易初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建的大型專業化摩托車生產企業,在1992年3月成立后立即顯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高精尖的生產設備以及現代化管理和先進的技術使該公司當年產銷大陽摩托9萬輛,合資3年就收回了雙方的第一期投資,企業最紅火的時候年實現利稅達3億多元。然而,在種種因素的制約下,北易公司的發展出現停滯,產能不能充分發揮,產品銷路欠佳,工人收入降低,300多名員工開始待崗……很多人都為北易的前程擔心。這時候,與北易公司有過合作又熟悉摩托車制造、銷售的遠勤山成為正大集團聘任的北易總經理人眩2002年3月,也就是遠勤山上任之后兩個月,在一次科級以上干部會議上,遠勤山在黑板上把北易公司2002年全年的經營思路和每月的盈虧計劃、廣告投放計劃、降低成本措施以及月銷售計劃一一列出,并將全年的利潤目標明確告訴大家,末了還豪爽地說:“利潤目標不能實現,我來補這個差額。”這次會議的錄像通過閉路電視在全公司播放。當時盡管遠勤山自己說得條理清晰、頭頭是道,不過聽的人大多將信將疑:遠勤山能行嗎?
令廣大北易人真正看到希望的是,在經歷了前5個月的虧損之后,自2002年6月開始,公司的月財務報表上開始出現贏利,久違的獎金又和大家見面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事實永遠比雄辯具有說服力,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了,人氣開始回升。當年,北易公司在行業內的排名大幅前移,大陽摩托銷量達到了52萬輛,同比增幅接近60%,增幅居行業第二位,向國家上繳的稅金同比提高了70%多,員工收入也穩步增長。2003年一季度,大陽摩托銷售同比增幅居行業內第一位。就這樣,遠勤山以敢干、能干、果斷在摩托車行業揚名,成為摩托車行業內的風云人物。
二次創業,是學習、創新、激勵的舞臺
很多記者在采訪遠勤山時最愛問的一個問題是:你是如何讓北易走出困境的?遠勤山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提及最多的就是學習、創新、激勵。似乎有點老生常談,但他的可貴之處就是學以致用——讓學習的知識變成了實實在的財富。
我們先聽聽遠勤山是如何“學以致用”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行業要發展,一個市場要成長,降價是前提。前些年,樣子、款式粗笨的‘大哥大’(手機)賣一萬多元,用得起的人很少,現在1000多元就能買到外觀精巧、功能齊全的手機,用戶群體翻了多少番?摩托車也一樣。中國的國情反映到市場,降價是摩托車行業發展壯大的基矗如果沒有前幾年的拼殺,中國摩托車產銷量可能不會這么快就攀升到世界第一。但中國摩托車行業最大的失誤就是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求成!有利潤的時候想賺得越多越好,等過剩的時候又斗得誰都沒錢賺!我覺得企業降價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定。”
據遠勤山介紹,經過10多年的穩步發展,太陽摩托的質量品質已經廣為認可,網絡健全、管理成本下降,公司不但在管理的方方面面如產品質量、創新思維、營銷能力等打下好基礎,企業也具備大規模生產能力,實現規模效益的時機已經完全成熟。他們愿意將自己努力的結果與更多的消費者分享。不但要讓老的用戶享受到大陽摩托的時代感,更要讓更多的普通百姓用得起、買得起大陽摩托。
遠勤山在全面測算了成本之后對部分產品調低價格,但他說明一點是,這并不意味著會降低產品的品質。恰恰相反,今年該公司投資數千萬元進行技改,新增加的排放測功儀、離合器測試臺、磁電機測試臺等已經到位。遠勤山一直認為,企業發展的過程不是獲取暴利,而是通過企業的不斷進步實現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的目的。所以,怎樣平衡利潤和市嘗樹立長遠的發展目標是所有企業領導應該持續學習的課程。
遠勤山說,中國摩托車工業20多年來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解決了大批人員的就業問題,目前國內大小20多家摩托車企業創造了150萬個就業崗位;其次是造就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摩托車配套產業;第三是為中國摩托車工業鍛煉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第四是樹起了一面中國摩托車的旗幟。
他同時也指出,中國摩托車工業是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立起來的,起步雖高,但根基不夠扎實。企業和產品的同質性比較嚴重,給人的感覺好像是許多人、許多企業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目前,中國摩托車工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本質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差異性,是別人難于模仿、甚至是金錢也買不到的。這是對人類智慧和企業潛力的挑戰。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字:創新!包括產品的創新能力和企業面對市場的應變能力,也就是營銷能力。創新最終取決于人,取決于企業的領導人,所以,企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是培育人。同樣的生產要素、同樣的人才在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用法,所生產的產品、產品的成本可能就有天壤之別。”
過去,摩托車界一直說北方易初公司是摩托車行業的“黃埔軍校”,因為全國大部分重要的摩托車廠都有北易走出去的人才。遠勤山講到此處,說這是好事,讓他清楚的認識到,北易公司的不足之處,那就是管理模式和激勵機制不夠靈活,人的積極性沒有很好地調動起來。
自2002年遠勤山上任以來,他開始在公司推行激勵機制,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雙贏為原則,與經銷商構筑營銷平臺;以誠信為基礎,與配套協作企業建立利益共同體;以技術創新為依據,贏得市場先機。
遠勤山說:“我們在靈活運用激勵機制方面又做了完善,各個部門都和銷售系統掛鉤,動態效益管理、動態人員管理、動態考核監督相結合,著重提高人的創新能力,為人才創造一個高成長性的環境,這實際上就是在培育企業的核心管理隊伍和專業隊伍。有了人才,就可以把大陽摩托的質量、服務、創新、營銷能力等進行不斷提升,為北易今后做大做強奠定堅實的基矗”遠勤山還透露,計劃在3至5年內將大陽摩托的產量提高到20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高到15%以上。“等有了實力,北易公司會把眼界放寬一些,投資其他行業,形成兩三個大的支柱產業,最終讓企業和產品走向世界。”
“沒有理想和目標就不會有奮斗的方向,個人的價值實現必須和時代的發展同步。”遠勤山就是這樣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