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A6L都市晨光純電動概念車亮相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圍繞著汽車的新能源之路,各個企業都在做,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柴油車還是現有傳統內燃機上挖掘潛力?答案五花八門,在新能源車的方向上我們看到的表象是百花齊放,而實際上大家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誰能引領行業未來?
校企模式:一汽-大眾 奧迪 同濟大學三方攜手
日前 ,由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奧迪公司與同濟大學共同建立的“奧迪同濟聯合實驗室”在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正式啟動。作為該項目的研究課題,一輛名為“都市晨光”的奧迪A6L純電動原型概念車在啟動儀式現場與代表奧迪品牌最新技術的A1 e-tron電動車同臺發布。
根據奧迪同濟聯合實驗室項目合作協議,一汽-大眾和奧迪公司為同濟大學提供了不帶內燃機和傳動系統的量產A6L轎車,同濟大學則負責該車的電驅動動力總成系統——包括配件和集成等工作,奧迪和一汽-大眾專注于該車的系統集成以及對原車的改造等方面——包括底盤控制、車身電子和MMI等工作。
三方合作的結晶——“都市晨光”原型概念車僅靠電力驅動,最大續駛里程130公里,最高車速可達到138公里/小時,電量用盡后,可以方便地在家用外接充電器上進行充電。目前已經可供各方進行以研究為目的的試乘試駕。
安鐵成表示:“今后我們還將采取更多不同形式的研發合作,不斷努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效、環保的產品。”施泰德表示:“未來幾年,奧迪品牌的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將引進中國市場,以實現在國內高檔汽車市場中的繼續領先。”
榮威多款新能源車明年起陸續投放
整合資源模式:世博會成上汽新能源車產業試驗田
截至今年10月31日,上汽集團旗下的1300多輛世博新能源汽車已安全運行168天,運送游客11758萬人次,行駛里程663萬公里。其中,上汽提供了1125輛新能源車,技術上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超級電容等多種方案,品種上包括轎車、大客車、觀光車、出租車等多種樣式。上汽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干頻表示,世博會成為上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試驗田。
上汽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目標: 2010年,榮威750中混混合動力轎車投產;到2012年,榮威550插電式強混轎車投產,自主品牌純電動轎車實現量產。同時,推進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產業鏈建設,形成新能源汽車自主化產業體系。
去年年初成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捷能公司,專注于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集成和控制集成開發,目前已取得突破性進展。而上汽與美國A123成立的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開發、生產和銷售車用動力電池系統,并提供技術服務和其他售后服務。上海捷新預計于2012年建成投產,初步形成年產6000套規模。
東風30億元助推新能源產業化
自主模式:純電動車作為中長期戰略重點
東風汽車公司近期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計劃未來5年,陸續投入3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建設。并把純電動車作為中長期戰略重點。
目前,東風公司共有約400多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武漢、上海、鄭州等多個區域進行示范運行。2009年6月,我國首個國家級電動汽車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東風電動汽車產業園試點基地揭牌,為東風新能源汽車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和產業化搭建優良平臺。到2015年,東風公司中重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達到10萬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占東風品牌乘用車的2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